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優勢
1、采用技術先進,運行穩定可靠,投資小,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處理工藝,
2、盡可能利用醫院現有的場地條件,合理布局,使構筑物與環境協調一致。
3、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并結合具體情況,合理的確定各種設計參數并對該參數做出合理分析。
4、嚴格按照工業對污水處理站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實施。
5、兼顧手動和自動控制,以便工人操作、簡化管理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6、采用新材料、新產品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并慮一次性投資,關鍵設備慮備用和應急。
7、污水處理站要求做到污水處理設備維修容易、施工方便、工期短。
如何培養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物膜
1、污水進入設備內;
2、啟動風機,污泥泵、風機的充氧量減至正常充氧量的一半左右;
3、每天觀察好氧池內填料情況,如填料上長了橙黃色或橙黑色的一層 粘狀物,即已培養好生物膜,培養間期一般要10 - 25天完成;
4、氣溫一般在攝氏15℃- 25℃最為適宜;
5、如原污水濃度太低,培養生物膜的時間太長,必要時要加一點營養,主要以糞便為主或其它;
6、PH值一定要保證在6.5 - 8.5之間,原污水要保證達到可生化狀態;
7、處理工業污水及醫院污水,開始調試前要以生活污水為主,待生物膜培養好后,少量的不斷進其它工業污水,使生物膜適應工業污水生長,即調試正常開始。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基坑
1、根據型號的大小,必須進行放坡,放坡大小根據土質情況及產品頂部以上的覆土厚度,放坡角度為30°-50°。
2、挖槽深度及污水管道相連接的進出水口標高,在計算標高時,要預留槽底200mm鋪砂尺寸;挖出的土堆放在距槽坑四周5米以外,防止土的側壓造成塌方,另外也給吊裝預留工作場地。
3、無地下水時,對基礎進行夯實、鋪砂,根據示意圖及要求進行基礎處理。
4、遇有地下水時應首先對地下水排除,根據示意圖尺寸及要求進行基礎處理,基層夯實,后進行鋪砂。鋪砂200mm并找平,砂內不允許有尖角、石塊等雜物。
5、在遇有地下水為較高的地區,可采用提高降水挖槽,也可采用明降水挖槽。采用明降水挖槽時,必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