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研究的重點是對于仿生手的控制源的選擇。用于假肢控制的仿生控制信號主要有人體自身的肌電信號、腦電信號、神經電信號和聲音等,利用腦電信號、神經電信號和聲音進行假肢控制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1957年蘇聯假肢中心科研所完成了世界上第1個實用肌電假手,從此之后肌電信號用于假肢控制成為一種趨勢。而表面肌電信號由于滯后時間短和抗干擾能力強,仍然是假肢的主要仿生控制信號源。



殘肢照顧的實際技巧可分為兩方面,分別是手術后的硬質bao扎法以及壓迫性纏繞法。僅以壓迫性纏繞法提出說明。壓迫性纏繞法是以彈性繃帶或彈性襪bao再殘肢的外側,可以促進殘肢的萎縮及殘肢的成熟。彈繃纏繞時須注意壓力分布的情形,殘肢末端的纏繞壓力必須比近端為大,才不會阻礙殘肢靜脈的回流。新截肢患者,只要不穿戴假肢站立或步行的時候,殘肢都應以彈性繃帶纏繞,這個準則必須遵守到穿戴義肢滿一年之后才停止。



什么情況下有必要做假肢安裝
1)嚴重創傷:肢體血運或組織受到不可修復的破壞,bao括機械損傷、ss和電擊傷。
2)嚴重感染:bao括yw、切開引流不能控制,甚至危急生命的感染及某些長期反復發作無法根治,已引起肢體嚴重畸形、功能喪失,甚至可能誘發惡性腫留的慢性感染。
3)腫留:多用于治料惡性腫留;少數良性腫留,破壞范圍很大時亦可慮截肢。
4)周圍血管疾病所致的肢體缺血壞死:常見于合并或不合并糖尿病的閉塞性動脈炎。
5)神經疾病或外傷引起的肢體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并合并久治不愈的神經營養性皮膚潰瘍。
6)先天性肢體的發育異常:只有在截去無用的異常肢體,安裝假肢后可以改善功能時才慮截肢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