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控制小花絮)美國UMI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對于產品質量的{zg}水平要求和對于質量的追求當中,在一次鋁合金水冶煉時,當班工人參數設置出現了小小偏差,結果冶煉的原料盡管合格,但是離公司的標準要求還差一點,經質管部門研究決定,整爐20噸的合金水判定不合格,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本次處理從生產中心負責人到班組長相關人員,每一個直接或間接的負責人都要承擔經濟責任,在本記者問到“只是差一點點,即使拿去檢測也合格,為什么要判定不合格處理呢?”一位生產部的負責人告訴我們,UMI對于產品的質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就算是差一點點也不行。就是這種“不將就”精神,才奠定了美國UMI鋁合金電纜在今天行業內產品高品質、技術標桿的地位。
一、當解決標準短板
我們的標準遠遠跟不上新興產業、新興市場的需求變化。具有產業發展前景的風電、核電、光電復合、智能電網等一大堆的前沿產品,都沒有“GB”標準的前期介入。市場和企業的關系猶如水和魚。雖然我們也黯熟市場換標準的可能,我們也不需要埋怨“GB”是否跟得上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為了電線電纜龐大的市場,也為中國線纜經濟融入全球市場打好前站,我們需要更多標準競爭意識和民族擔當的責任意識。
二、當注重創新,強化專利意識
專利和創新意識是軟實力的具體體現。目前,國內企業的擁有含金量較高的發明專利比較少,實用新型專利比較多;可跨國集團往往申請的專利一般都是發明專利,可以看出國內公司與跨國集團的差距所在。另外,資料顯示,如果按照人均計算,我國專利數僅為發達國家的14%左右。由此可見,我們提高專利的申請很有必要。同時,將專利技術與生產有機結合,提高專利成果轉化率,專利技術最終要轉化為生產力,有效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而美國UMI率先推出與鋁合金電纜性能一致的連接端子,經過互聯網媒體的宣傳和報道,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連接安全問題深入人心,與鋁合金電纜性能一致的鋁合金銅過渡連接端子獲得了用戶一致認可。
互聯網助推了這一過程,在這過程當中,互聯網+實際是信息的共享,xc了信息鴻溝,拉近了企業、用戶、第三方之間的距離,加快了行業朝正確方向的發展。對于鋁合金電纜這項新材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對于連接安全理念的傳播,使人們從了解到認識的過程大大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