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工廠的部門之間的運作與一般的制造業企業并無太大差異,在此僅介紹產品在車間的制造流程。 通常,鈑金工廠最重要的三個步驟是剪、沖/切、折。
首先進行的是下料(也稱落料)工序。通常現場工人會根據技術部門提供的展開圖,通過剪板機從大塊板材上剪切得到合適尺寸的零件材料。若是沖床,則必須慮夾鉗的死區。下料完畢后,工人會在每塊材料的表面用記號筆標記料號。
注:也有部分工廠沒有此加工步驟,直接在標準板材上排版,然后直接沖壓/切割加工
然后材料會被送到數控沖床/切割機,進行沖孔/切割工序。在此工序,需要為被加工的零件編制NC(Numerical Control )碼。現在大多數機床廠商都會提供自動編程軟件(國內的廠商幾乎都是跟國外的此類軟件公司合作,進行OEM銷售,因此它們并沒有自己的軟件研發隊伍),因此極大地方便了編程工程師。沖壓/切割編程工程師所要慮的因素是板材利用率、刀具、效率、精度等問題。沖壓/切割完成后,零件便被去除微連接,接著將被送到折彎機折彎。
現鈑金工藝bao括:是燈絲電源繞組、激光切割、重型加工、金屬粘結、金屬拉拔、等離子切割、精密焊接、輥軋成型、金屬板材彎曲成型、模鍛、水噴射切割等。
3D軟件中,SolidWorks、UG、Pro/E、SolidEdge、TopSolid等都有鈑金件一項,主要是通過對3D圖形的編輯而得到板金件加工所需的數據(如展開圖,折彎線等)以及為數控沖床(CNC Punching Machine)/激光、等離子、水射流切割機(Laser,Plasma, Waterjet Cutting Machine)/復合機(Combination Machine)以及數控折彎機(CNC Bending Machine)等提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