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土元一開始要學會什么?
我們養土元一開始就是要學會育種,種子出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以后的經濟效益,卵塊孵化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有的用草木灰孵化,有的用土孵化,有的用鋸末孵化等等,我們一般都采取鋸末孵化的方式,鋸末孵化也可以有多種方法咱先說比較傳統的方法,首先選擇無油性,無污染,無刺激性氣味的鋸末,曬干,用篩子篩掉雜質,一開始可以加涼水拌均勻濕度手抓成團輕晃即散,備用,其次清洗卵塊,把卵塊放在水里浸泡3-5分鐘,攪拌幾下除去卵塊里的雜質,撈出來,晾干。不能在大太陽下暴曬。



【土元養殖】土元養殖前景分析
土元也名地鱉蟲、是一味傳統的名貴動物性中藥材,特別在研究后發現土元對甲肝、乙肝、惡性腫瘤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而土元養殖的前景如何呢?現給大家分析如下:
一、市場拉動,貨源緊缺
近幾年來,隨著不少企事業單位對土元科研力度的不斷加大,土元的入藥范圍越來越廣,尤其是對乙肝具有良好療效,使得土元的入藥量連年猛增,各大藥材市場均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其價格也由原來的每公斤10元上漲到每公斤40元左右。同時,土元深加工產品如土元滋補膠囊、土元保健酒等也相繼投放市場。此外,蛻皮期土元味鮮肉嫩,食有野味,已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廣東等地,一盤以土元為原料的“油炸金元”價格均在百元以上,僅廣東一地年需鮮活土元百萬公斤以上,加上韓國、日本等國近年來也不斷從我國大批購進土元干品,使原本就比較緊張的土元市場更加緊俏。但野生土元已被捉殆盡,巨大的市場缺口使得土元養殖商機無限,一些捷足先登者已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二、好養易管,成本低廉
土元由野生馴化而來,適應能力極強,普通農房、陽臺院角、塑料大棚等均可作為場房,只需備盆、缸、罐等簡易設備即可投入生產。采用科學的方法從土元卵塊孵化到成品收獲僅需6~8個月。土元的飼料原料來源廣、價格低,如麥麩、玉米粉、米糠、麥秸、玉米秸、菜葉、瓜皮等均可用來飼喂土元。土元每天只需投喂一次,整個生育期不會發生任何病害,且土元本身干凈、衛生、無異味、無噪音,無論平原、山區一年四季均可養殖。總而言之,土元養殖是下崗工人再就業的{sx},也是工人、農民很好的第二職業。
三、科研投入不斷加大,品種、技術逐步更新
多年來,我國土元養殖一直沿襲傳統落后的飼養模式,加之品種混雜且退化嚴重,養殖效益不高,導致了土元價格一漲再漲但養殖戶熱情不高的怪現象。為改變這一現狀,一些致力于土元產業化發展的科技企業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不但摸索出了利用麥秸、玉米秸等農作物廢棄秸稈立體速養土元的新技術,還培育出了生長快、耐粗飼、藥性強的藥食兼用土元新品種,使土元的養殖效益較以前提高了5倍以上。
專家同時提醒養殖戶,養殖土元切忌一哄而上,引種之前一定要學好技術、選好品種、認準場家,以確保養殖成功。



土元養殖的行情
鱉蟲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藥材,為鱉蠊科昆蟲地鱉或冀地鱉的雌蟲干燥體,別名地鱉蟲、土元、地烏龜。捕捉后,置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干。具有破血逐瘀,續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后瘀阻ft。
鱉蟲常潛伏在山野的樹根爛草,晝伏夜出,生活于腐殖質多的林地下或潛伏于屋內外的墻腳、柴堆、雜物等陰濕松土中,糧倉底下、老舊廚房、灶腳或油坊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河北、陜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最早以前是以野生采集為主,由于各地長期使用化肥、農藥和滅鼠藥,和過度的采集導致野生土鱉蟲逐年減少,野生品的產量呈逐年下滑的之勢,價格行情出現上漲;而人工養殖成本較低,養殖簡單方便,繁殖能力強,易飼養,養殖已經得到大力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