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材料及選型太陽能支架材料、安裝方式的選擇,需要較嚴格的計算才能確定。另外,受安裝地點的質地、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耐候性也是選擇的依據(jù)之一。如質地松軟的安裝地點可以采用地錨的方式固定,若歷史特大風速或特大雪量都在一定范圍內,則可以適當選擇既能滿足要求,成本又較低的材料。
目前,太陽能支架的材料主要有鋁合金(Al6005-T5 表面陽極氧化)、不銹鋼(304)、 鍍鋅鋼件(Q235 熱鍍鋅)等,其中以不銹鋼材料成本是特別高的,耐候性好,可回收利用價值高;
鋁合金支架一般用在民用建筑屋頂太陽能應用上,鋁合金具有耐腐蝕、質量輕、美觀耐用的特點,但其承載力低,無法應用在大型太陽能電站項目上。另外,鋁合金的價格比熱鍍鋅后的鋼材稍高。
鍍鋅鋼支架性能穩(wěn)定,制造工藝成熟,承載力高,安裝簡便,廣泛應用于民用、工業(yè)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電站中。其中,型鋼均為工廠生產(chǎn),規(guī)格統(tǒng)一,性能穩(wěn)定,防腐性能優(yōu)良,外形美觀。值得一提的是,組合型鋼支架系統(tǒng),其現(xiàn)場安裝,只需要使用特別設計的連接件將槽鋼拼裝即可,施工速度快,無需焊接,從而保證了防腐層的完整性。這種產(chǎn)品的缺點是連接件工藝復雜,種類繁多,對生產(chǎn)制造、設計要求高,因此價格不菲。鍍鋅鋼的另一缺點是材料最終回收利用價值不如前兩種高。
目前最普遍應用的為鍍鋅鋼支架,主要采用型鋼作為主材,所謂型鋼是一種有一定截面形狀和尺寸的條型鋼材,其主要類型有工字鋼、槽鋼、角鋼、圓鋼、方鋼、C型鋼、H型鋼等。
光伏電站光伏支架的基礎選型優(yōu)缺點-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定義:
在光伏支架的前后立柱下面分別設置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由基礎底板(墊層)與底板上面的基礎短柱組成。短柱頂部設置預埋件(鋼板或地腳螺栓)與上部的光伏支架相連,需要一定的埋深和一定的基礎底面積;基礎地板上覆土,用基礎自重和基礎覆土重力共同抵抗環(huán)境荷載導致的上拔力,用較大的基礎底面積來分散光伏支架向下的垂直荷載,用基礎底面和土壤之間的摩擦力以及基礎側面與土壤的阻力來抵擋水平荷載。
優(yōu)點:
傳力途徑明確,受力可靠,適用范圍廣,施工無需專門的施工機械,抗水平荷載的能力最強,抗洪抗風。
缺點:
所需的鋼筋混凝土工程量大,人工多,土方開挖及回填量大,施工周期長,對環(huán)境的破壞力大。這種基礎的局限性太大,在當今的光伏發(fā)電站已經(jīng)很少使用。
光伏支架鋼材與鋁材在外觀,截面多樣性等方面的對比
(1)外觀:鋁合金型材有很多種表面處理方式,如陽極氧化、化學拋光、氟碳噴涂、電泳涂漆等。外表美觀并能適應各種強腐蝕作用的環(huán)境。
鋼材則一般采用熱浸鍍鋅、表面噴涂、油漆涂層等方式。外觀差于鋁合金型材。在防腐蝕方面也差于鋁型材。
(2)截面多樣性:鋁合金型材一般加工方式有擠壓、鑄造、折彎、沖壓等方式。擠壓生產(chǎn)是目前主流生產(chǎn)方式,通過開擠壓模的方式,可以達到生產(chǎn)出任意任意截面型材,并且生產(chǎn)速度比較快。
鋼材則一般采用輥壓、鑄造、折彎、沖壓等方式。目前輥壓是生產(chǎn)冷彎型鋼的主流生產(chǎn)方式。截面則需要通過輥壓輪組來調節(jié),但一般機器定型后只能生產(chǎn)同類產(chǎn)品,尺寸方面調節(jié),而截面形狀無法改變,如C型鋼、Z型鋼等截面。輥壓生產(chǎn)方式則比較固定,生產(chǎn)速度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