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模具制造企業都配置了檢測設備如:三座標測量儀。它可以檢測到小數點后的三位值,它可以檢測出一個零、部件的尺寸,但很少有人能判定一個零、部件的尺寸是否能符合和滿足使用要求;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也給我們的設計人員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給模具零、部件一個合適的尺寸?這就對模具的設計人員和制造者提出了一個非常高的要求;以上面所列的鑲塊為例:這個鑲塊我們采用了線切割來成型,其中高度20mm為栽入部份,斜度取為1°。
采用不同的加工手段和采用不同類型加工機,其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個鑲塊和與其配合的孔可以用CNC.EDM.W/C.普通銑床等加工機床來完成,而不同類型、不同加工手段和不同類型的加工機會產生不同等級的表面粗糙度,所以必須根據不同類型加工機和不同的加工手段來考慮加工后應預留精細加工的余量,而這個余留量是很難確定的。不同類型加工機,加工工藝,操機人員的技術能力,甚至工件的裝、夾是否正確、合理都會對尺寸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些問題要想在給定名義尺寸時都考慮的十分周到是非常困難的,何況在我們很多制造企業沒有工藝部門來制訂加工工藝,設計部門或設計人員無法確定到底用哪種設備來加工這個零、部件,所以我們通常都采用加大余留量的辦法來解決它,這實際上是一個無可奈何之舉;但是,這個無可奈何之舉也給后續加工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我們可以看到鉗工經常使用電磨頭、角向砂輪、銼刀等手動工具在修正尺寸;這樣做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而這種不規范的加工手段既增加了勞動強度,又消耗了工作時間而效果卻十分的差。
對所計劃模具之產品舉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計劃軟件舉行組立分析,即我們事情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計劃之前各產品圖紙的jq性,另一方面可以熟習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緊張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計劃中很有利益的,具體的套圖要領這里就不做細致的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