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 車用密封條要求必須具備三大功能: 連接性、密封性和裝飾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工 業的發展, 尤其是新興材料的不斷涌現, 人們對汽車 的環保性、舒適性、安全性、美觀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對汽車密封條以往的三大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和提 高。為滿足客車整車性能和檔次不斷提高的需要, 現 從客車用密封條的應用材料、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 等方面來分析、研究車門密封條行業的發展趨勢.
1 客車密封條的發展過程回顧
在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由于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幾乎所有汽車密封條, 大多僅考慮滿足 連接性能和部分密封性能, 很少考慮裝飾性、安全性 和舒適性。因此, 當時客車使用的密封條僅在連接性 方面考慮較多, 如前后風窗、側窗、車門的密封條; 結 構上也非常簡單, 大多采用單一膠種, 一頭連接車 身, 一頭連接玻璃等; 材料上以tr橡膠或丁苯橡膠、塑料 (主要為改性 PVC) 為主。 這樣的密封條雖 然滿足了連接性能和部分密封性能, 但其它性能如 彈性、防水、防噪、隔離、防塵、耐熱、耐候、耐臭氧、抗 老化等方面都較差,更談不上美觀性和舒適性了。 由于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 車用密封條使用壽 命只有 3~ 5 年, 不能與客車的使用壽命相匹配;色澤也比較單一 ( 橡膠幾乎為清一色的黑色) , 也就談 不上裝飾性和美觀性了。 車門、車身、行李艙的密封 性均較差, 車內噪聲較大,防塵、防水的效果也非常差。80 年代后期,隨著客車檔次的不斷提高,對客車用密封條的要求也相應提高。
2 使用的客車密封條狀況
從 80 年代至今,汽車工業對零部件行業的綜合 性能要求日益提高,當然密封條行業也有很大發展。
(1) 密封條產品結構有了很大變化。 把原來的 單一膠種改為現在的二復合膠種 ( 即密實橡膠與密 實或海綿橡膠的復合)、三復合材料 (即密實橡膠、海 綿橡膠和鋼或尼龍骨架的復合)、四復合材料 ( 即密實橡膠、海綿橡膠和鋼或尼龍骨架、植絨四種材料的復合)。
(2) 材料的應用有了新的發展。 棄用了強度、耐熱、耐候、抗老化性均較差的tr橡膠 (或丁苯橡膠) 和 塑 料,采用了合成的三元乙丙橡膠 ( EPDM)。EPDM 具有優異的耐熱、耐候、耐臭氧性能, 其主要 物理性能見表 1。由于 E PDM 的優良特性, 所以近幾十年來的產 銷量均持續增長。
(3) 生產工藝告別了純橡膠擠出蒸氣硫化罐硫化的原始生產工藝,采用了較先進的多機頭擠出微波硫化生產工藝,以及注射二次加工成型工藝。
很明顯,密封條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密封,需要防水、隔噪和防塵。事實上, 密封效果可通 過改進設計得到進一步提高。 現在材料的抗摩擦要 求也越來越高, 以便使密封性能能保持更長時間, 最 初安裝時也能減少損傷。 密封的主要作用是盡可能地使車內與外界隔離, **限度地增加駕駛員和乘 客的乘坐舒適性。 應該說, 現在的密封條在連接性、 密封性、裝飾性、安全性等方面比二十世紀80年代前均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但在裝飾性、環保性方面還 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