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母嬰店的經驗教訓
隔行如隔山,很多事情靠聰明是無法領悟的,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嬰兒用品也一樣,外界人士或新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誤區。
(1)數字的誤區:我們可以從很多招商的資料里看到這樣的文字——嬰兒是大人的寶貝,所有的父母非常舍得在寶寶身上花錢,以一個寶寶年平均消費2000元計算,50萬人口的城市一年就有8000個寶寶出生(中國嬰兒出生率千分之十六),0-3歲都是嬰兒用品市場消費范圍,那當地的嬰兒用品市場就是:24000個寶寶每年消費2000元等于4800萬?,就算你當地有30個母嬰店,你也能分到160萬,按平均百分之四十算,你也有64萬的利潤收成。可以很負責的告訴那些想介入嬰兒用品業的朋友,這是嬰兒用品業大的陷阱,這只是一個wm的數據,現實中和數據上講的有天差地別。一是商場超市等場所分走很大的市場,二是當地很多真正的有錢的消費者并不在本地消費;三是兩極分化嚴重,生意好的很好,不好的很不好,并不是理論上講得町以平均,這不是計劃經濟。
(2) 年齡的誤區:很多新手認為,現在是市場細分的時代,嬰兒用品我就只經營嬰兒用品,這個理念在競爭不激烈的情況是可行的,但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只限定耍兒用品這個范圍面太窄了,一定是不可行的,一定要在產品上延伸到小童.這是必然趨勢。
(3) 利潤誤區:許多想開店的都認為嬰兒用品業利潤高,那是以前的事,現在店面這么多,而中國從頭到尾只會搞價格競爭,利潤已經很微薄了.很多人感覺嬰兒用品價格高,但那不是開店的商家利潤高,是產品本身價格高,舉個例子,強生禮盒一般進價格在89元左右,我們有些地方賣93元,還要除去運費。
(4) 血拼誤區:有些后來競爭者,他們覺得只要面積比別人大,產品比別人多,然后一上來就和人家血拼價格,想把別人血拼倒后再做市場,雖然很可笑,但這種事情全國各地大有人在。就算你拼掉一家,立刻會有另外一家起來,不是面積大,產品全生意就會好(面積大,產品全,費用也高),假如是這種理論,好多市場怎么會虧本?而我們知道,全國各地地點好,產品全的商場倒掉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為現在的市場競爭不是光有靠硬件就能贏利
(5) 觀念誤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文章都會告訴那些創業者,要做就做當地{dy}名,說什么不是數一數二,就是不三不四,一定要做到領軍人物,弄得很多開店的一開始就想做到{zh0},不惜代價的爭市場,不惜利潤的拼價格,要做到當地{dy}的想法沒有錯,但所有的地方只能有一個{dy},我們要量力而行,對于投資不是很多,資金不充足的母嬰店來說,首先是要學會在任何時候,任何競爭環境下,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然后才是考慮攻城掠地,慢慢的讓自己做得{zh0},而不一定要在當地做得{zh0}。送各位開母嬰店的同仁一句話:務實的才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