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邵(邵奎雙),他歷經10余年從小白到翡翠老行家,如今帶出30多個徒弟,還經營了一家翡翠珍藏館(名匠翡翠珍藏館)。
邵奎雙(老邵)曾是圈內小有名氣的資深策劃人。經他策劃的產品,都斬獲了更好的口碑和更高的利潤。但這些老邵并不屑于提起。
![](http:///qiyeku_pic/2018/6/15/ccmingjiang/product/product_info/image/2018_10_26/20181026113206808.jpg)
老邵談的最多的還是翡翠。說起走入這個行業,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2008年,老邵在商場花費7.8萬元選了一條翡翠手鐲,作為結婚紀念日禮物送給妻子,對于當時的老邵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還是拖了商場里的朋友打折后的價格。
本來應該沒啥下文了,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老邵去貨源地的翡翠市場,找到了一條品質與他購買的那款翡翠手鐲極其相近的,標價僅為3萬元,這還沒有討價還價。
翡翠的價格為何差異這么大?
翡翠交易有哪些不為外行人知道的環節?
如何識別翡翠的品質?
翡翠行業的水到底有多深?
……
一連串的問題激起了他的好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去圖書館查資料、親臨緬dian礦區、逛交易市場,但凡能與翡翠關聯上的,老邵(邵奎雙)都沒有放過,他就是想解答自己心中的無數個疑問。
去緬dian,就不能不提du石,一次,老邵在緬dian的原石交易市場閑逛,看中了一塊標價7千元的原石,他出價5千元,對方沒有搭訕,等老邵再回來時這塊石頭被一老外以7千元的價格拿下。雖然有點遺憾,但對于du石,老邵一直是保守的態度,始終秉持著“看到多少就給多少,不能過高估量未知的價值”。
緬dian作為翡翠原石的產地,已經形成了以此為支柱的開采產業鏈,每個礦區的原石都有各自的特點,“du石”也是這些原石交易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現在的老邵,通過皮殼的表現就可以分清場口、料子,但對于du石,老邵更多的是提醒大家“小du怡情”,不能有以小博大、甚至懷著一夜暴富的想法。
翡翠的精細加工基本都在我國臨近緬dian的云南、廣東等地,那里有無數的雕刻大師,各種流派和風格也讓一塊石頭表達了眾多栩栩如生的故事。邵奎雙經常與國內知名的雕刻大師溝通,對一塊料子的雕刻反復琢磨。現在,邵奎雙珍藏的一個扳指就是zm的玉雕大師段程千的作品,而這個扳指的原石也是老邵一次du垮的經歷。
![](http:///qiyeku_pic/2018/6/15/ccmingjiang/product/product_info/image/2018_10_26/20181026113215574.jpg)
肯定有人會問,翡翠行業的水深不深?老邵經常和大家講起的就是“套路”和“貓膩”,這個行業比我們看到的深得多。在翡翠市場上,有以次充好的,有假貨亂真的,作為普通的消費者難于分辨。
老邵也是從小白成長起來的,因為被套路過,深知那些騙人的招數,也看過傾家蕩產的真實故事,所以他希望喜歡翡翠的人盡量別買到假貨、別花冤枉錢,這些年提醒也好,借鑒也罷,他一直把自己看到的和親身經歷的分享給身邊感興趣的朋友們。
名匠翡翠珍藏館老邵V信:mjyzsks(加老邵V信兔費鑒定翡翠)
名匠翡翠珍藏館老邵:l32-5l8l-O87l
名匠翡翠珍藏館位置:長春市綠園區振武二胡同與翔運街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