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zl時應注意的問題
1、小兒囟門未閉合時,頭項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針刺。此外,因小兒不能合作,針刺時宜采用速針法,不宜留針。
2、孕婦3個月以內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針;3個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針感強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等)也應禁針。月經期間如不是為了調經,不宜用針。
3、皮膚之感染、潰瘍、瘢痕部位,不宜針刺。
4、進針時有觸電感,疼痛明顯或針尖觸及堅硬組織時,應退針而不宜繼續進針。
5、過度勞累、饑餓、精神緊張的患者,不宜立即針刺,需待其恢復后再zhi療。
6、體質虛弱的患者,刺激不宜過強,并盡量采用臥位。
7、避開血管針刺,以防出血。有自發性出血傾向或因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
8、眼區、項部、胸背部、脅肋部等部位穴位,應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針灸作用這么多,可以學習下,給自己親人做針灸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zl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zl全身疾病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zy1}的貢獻,直到如今,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賴。
針灸有疏通經絡的作用,簡言之,就是人體的經絡會出現一定的淤阻現象,采用針灸法,可以使經絡保持通暢,并且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往往經絡不通的人,氣血不通,就會表現出浮腫、腫脹、瘀斑等癥狀,采用針灸zl后,可以有效緩解。
針灸有調和陰陽的作用,世界萬物都分陰陽,人同樣如此,人體內部陰陽失衡便會導致疾病出現,因此在養生時平衡陰陽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通過針灸的方法平衡身體內部的陰陽,是一種很好的手段!
針灸有補虛泄實的作用,補虛泄實對于健康來說十分的重要,身體虛自然就需要進補,而身體內部邪氣過多自然就要將它排除,可以說補虛泄實是一種保護健康的重要因素,而通過針灸便可以很好的實施這一過程,讓身體的健康得以保證!
針灸對情緒、氣血的調節作用是直接的。不少患者在接受針灸的過程中,會有“輕飄飄”,“全身放松”,“壓力全無”等一系列神奇的體驗。
這種感受,源自經絡的調節,使“神清氣順”。神清則氣和,氣和則血通。有個7歲的小男孩,本來是做視力保健針灸的。在針灸后,他告訴我:“醫生叔叔,扎上針后,我自己好像飛起來了~”。有個30歲的女性,做財務工作,精神緊張,壓力很大。在針灸后,她告訴我:“張醫生,只要您給我針灸后,我就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