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與實踐,最重要的就是生態農業。用簡單的一句話說 生態農業 就是 生態合理的現代化農業 。它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系統工程方法實現高產、優質、{gx}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
生態農業旅游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 ,也是一種新型旅游活動項目 ,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有機地附加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的交叉性產業 ,是當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產物。農業生態旅游是把農業、生態和旅游業結合起來,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業生態經營模式,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作習、體驗、健身、科學考察、環保教育、度假、購物的一種新型的旅游開發類型。生態農業旅游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人們多居住在城市里面,對于農村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所以根據人們返璞歸真的理想,開創了生態農業旅游的想法,并得到很好的實施和推廣,很多地區都有生態旅游景區,人家對生態農業旅游的熱愛也不斷增加。


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據不wq統計,1996-1997年已動工和計劃投資在一億元以上的觀光農業項目在7個以上。1998年國家旅游局以“華夏城鄉游”作為主題旅游年,使“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成了農村一景。目前我國觀光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在廣東,果園觀光旅游最早出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萬人,旅游收入10多億。
在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農產品種,成了農業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蘇州的大地園、無錫的大浮觀光農業園和珠海農業科技基地。


觀光農業旅游既是大農業的一個新的發展領域,也是農業綜合開發和多種經營的一種新的發展方式。根據農業區域與農業產業的區別以及觀光內容,可將觀光農業旅游分為兩大系列。
1觀光農園
是指具有農業產業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觀光的農業園區。包括以大田作物為主的觀光農園,以果樹生產為主的觀光果園,以蔬菜生產為主的觀光菜園,以花卉生產為主的觀光花園,以水產養殖為主的觀光養殖場和以飼養禽畜為主的觀光飼養場(如孔雀園、鴕鳥園等)。
2景觀農業
是指具有形體特殊、布局優美、氣勢宏偉的農業景觀(如滿山錯落有序的層層梯田,圖案種植的大地藝術農田)或提供參觀學習的農業示范方、示范區、示范帶。這種類型的農業,大多位于交通沿線,雖然不是提供旅游之用,但觀覽人數多、輻射功能強,具有一定的怡情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