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油榨油機設備,米糠油精煉設備,米糠油生產加工設備
塔式煉油法由三個階段組成:一階段是毛油脫膠,第二階段是脫酸,第三階段是脫色。其工藝過程如下:
1﹒物理精煉 油脂的物理精煉即蒸餾脫酸,系根據甘油三酸酯與游離脂肪酸(在真空條件下)揮發度差異顯著的特點,在較高真空(殘壓600
帕以下)和較高溫度下(240~260℃)進行水蒸氣蒸餾的原理,達到脫除油中游離脂肪酸和其它揮發性物質的目的。在蒸餾脫酸的同時,也伴
隨有脫溶(對浸出油而言)、脫臭、脫*(米糠油中的有機*及一些環狀碳氫化合物等有*物質)和部分脫色的綜合效果。
油脂的物理精煉適合于處理高酸價油脂,例如米糠油和棕櫚油等。
油脂的物理精煉工藝包括兩個部分,即毛油的預處理和蒸餾脫酸。預處理包括毛油的除雜(指機械雜質,如餅渣、泥沙和草屑等)、脫膠(包
括磷脂和其它膠粘物質等)、脫色三個工序。通過預處理,使毛油成為符合蒸餾脫酸工藝條件的預處理油,這是進行物理精煉的前提,如果預
處理不好,會使蒸餾脫酸無法進行或得不到合格的成品油。蒸餾脫酸主要包括油的加熱、冷卻、蒸餾和脂肪酸回收等工序。物理精煉的工藝流
米糠油榨油機設備,米糠油精煉設備,米糠油生產加工設備
程如下:
物理精煉使用的主要設備有除雜機、過濾機、脫膠罐、脫色罐、油熱交換罐、油加熱罐、蒸餾脫酸罐、臘肪酸冷凝器和真空裝置等。
2﹒脫溶
(1)脫溶原理 由于6號溶劑油的沸程寬(60~90℃),其組成又比較復雜,雖經蒸發和汽提回收混合油中的溶劑,但殘留在油中的高沸點組
分仍難除盡,致使浸出毛油中殘溶較高。脫除浸出油中殘留溶劑的操作即為"脫溶"。脫溶后油中的溶劑殘留量應不超過50毫克/升。目前,國
內外采用多的是水蒸氣蒸餾脫溶法,其原理在于水蒸氣通過浸出毛油時,汽-液表面接觸,水蒸氣被揮發出的溶劑所飽和,并按其分壓比率逸
出,從而脫除浸出油中的溶劑。因為溶劑和油脂的揮發性差別大,水蒸氣蒸餾可使易揮發的溶劑從幾乎不揮發的油脂中除去。脫溶在較高溫度
下進行,同時配有較高的真空條件,其目的是:提高溶劑的揮發性;保護油脂在高溫下不被氧化;降低蒸汽的耗用量。
(2)脫溶工藝米糠油榨油機設備,米糠油精煉設備,米糠油生產加工設備
K間歇式脫溶工藝流程
水化或堿煉后的浸出油-→脫溶-→冷卻-→成品油
L操作步驟
一步:開動真空泵,使脫溶系統真空度穩定在7000帕左右,將浸出油吸入脫溶鍋,裝油量約為鍋容量的60%。
第二步:開間接蒸汽,將油溫升至100℃。通入壓力為0﹒1兆帕左右的直接蒸汽,使鍋內油脂充分翻動,繼續用間接蒸汽使油溫升至140℃,同
時計時,脫溶開始。
第三步:視浸出油的質量,脫溶時間一般為4小時左右,其間保持油溫140℃、真空度8000帕左右。
第四步:脫溶結束前0﹒5小時,關閉間接蒸汽,達到規定時間纔能關閉直接蒸汽。
第五步:將脫溶油脂通過冷卻器,或在鍋內冷卻至70℃后,再破真空,放出即為成品油。
產品說明:根據客戶對毛油種類,日加工量大小,油品標準等不同條件需求加工定制,規格大小,精煉罐數量,產品價格不同。
可承接:
1噸-500噸日產大豆、油菜籽、花生、向日葵等壓榨精煉生產線
1噸-500噸日產玉米胚芽、花椒、核桃油、米糠油等壓榨精煉生產線
1噸-500噸日產茶籽、核桃、杏仁、棉籽、芝麻等壓榨精煉生產線
1噸-500噸日產牡丹籽、元寶楓籽、南瓜子、榛子、松子等小油種壓榨精煉生產線
產品優勢:通過脫磷、脫色、脫酸、脫臭等流程,可使毛油達到國標油質量標準,精煉后成品油色澤清亮,長時間貯存無黏液,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