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岙鎮是三門縣橡膠產業最為主要的集聚地,受歷史發展和空間限制等因素限制,原先存在的420家橡膠企業,大多以“低小散”企業為主,這些企業以小鍋爐加熱壓膠生產為主,存在廢料亂堆、廢氣亂排等行為,不但造成環境臟亂差,也嚴重影響了附近村民的生活。
去年以來,該縣以橡膠產業轉型升級大會戰為突破口,全力打好“查、拆、治、關、轉”組合拳,累計拆除“低小散”企業216家,整治提升125家,關停搬離25家,淘汰提升10噸以下燃煤小鍋爐125臺。產值、出口、利潤不減反增,空氣、水質等指標明顯好轉,并被列入全省“10+1”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
“我們通過去年5個月的整治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全鎮工業產值約增長了10%左右。”珠岙鎮黨委副書記張海波介紹。
而這,只是三門推動橡膠產業提升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伴隨著產業的急劇發展,中小企業粗放型生產、環保不達標等“低散亂臟”問題,阻礙了當地橡膠產業發展。為此,該縣一手抓整治,一手建平臺,做完減法做加法,讓橡膠小微企業集聚發展,力爭將效益{zd0}化。
開展嚴格整治為“堵”,做好拆后文章則為“疏”。該縣將新拓展的工業用地、盤活的閑置土地用于橡膠小微科創園建設,對于優質的小微企業開展梯次培育計劃,引導具有潛力的小微企業進入小微科創園。
三門縣橡膠小微科創園是該縣新建的{dy}個服務橡膠小微企業的產業園區,園區內建有密煉中心、檢測中心等配套項目。這個投資6000多萬元組建的密煉中心,達到了國內{zxj}水平。通過鎮里對20多家小微企業擇優選取,8家小微企業入駐并投入生產,預計今年整個園區的產值將達到3個億。
而三力膠帶廠是該縣橡膠小微科創園{zx0}入駐的橡膠小微企業之一,于去年11月份搬入園區。作為生產經營橡膠制品20多年的業內人士,該廠總經理鄭士中告訴記者,原先企業在老廠區,主要采用燃煤鍋爐的方式生產橡膠產品,由于這種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并不規范,造成企業效能低,污染大。
“入園以后,在園區協調下,通了管道天然氣,在環保方面得到提升,廠房面積也增加了不少。此外,我們淘汰了小設備,購入了先進的大設備,使我們在產值方面比原來提高50%左右。”鄭士中說。
在三門,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該縣加快推進建設小微企業園,出臺了《“十三五”三門縣橡膠產業提升規劃》,圍繞“政府主導、市場運行、校企共建、項目運作、資源共享”的思路,計劃用3年的時間,建設3家橡膠小微科創園。
目前,除了已投產的三門縣橡膠小微科創園外,界溪小微園本月底前將投入使用,吳岙小微園于本月動工,屆時,入園企業將達到50家以上,涵蓋當地所有優質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