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料用防霉劑的種類和應用
苯甲酸和苯甲酸鈉:苯甲酸和苯甲酸鈉都能非選擇性地抑制微生物細胞呼吸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的代謝受到障礙,從而有效地抑制多種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且對動物的生長和繁殖均無不良影響。在飼料中使用苯甲酸鈉一般用量不超過0.1%。
丙酸及其鹽類:丙酸是一種有腐蝕性的有機酸,為無色透明液體,易溶于水。丙酸鹽包括丙酸鈉、丙酸鈣、丙酸鉀和丙酸銨。丙酸及丙酸鹽類都是酸性防霉劑,具有較廣的kj譜,對霉菌、zj、酵母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毒性很低,是動物正常代謝的中間產物,各種動物均可使用,是飼料中最常用的一種防霉劑。
富馬酸及其酯類:富馬酸酯類包括富馬酸二甲酯、富馬酸二乙酯和富馬酸二丁酯等,其中防霉效果較好的為富馬酸二甲酯。富馬酸及其酯類也是酸性防霉劑,kj譜較廣,并可改善飼料的味道以及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使用量在0.2%左右。
脫氫乙酸:脫氫乙酸是一種{gx}廣譜kj劑,具有較強的抑制xj、霉菌及酵母菌發育作用,尤其對霉菌的作用最強,在酸、堿等條件下均具有一定的kj作用。脫氫乙酸是一種低毒防霉劑,一般無不良影響,使用量為0.05%左右。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對霉菌、酵母菌作用最強。對羥基苯甲酸酯類與淀粉共存時會影響其效果,使用時應注意。
復合型防霉劑: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防霉劑配伍組合而成,例如美國產的克霉霸就是由丙酸、乙酸、苯甲酸、山梨酸等混合而成的。復合型防霉劑kj譜廣,應用范圍廣,防霉效果好且用量小,使用方便,是飼料中較常用的防霉劑品種。
雙乙酸鈉:是一種性質穩定、價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飼料用防霉劑,被美國食品和藥品局定為安全物質,它具有{gx}防霉防腐、保鮮、增加營養價值等功效。
有關飼料酸化劑報道最多的就是檸檬酸、富馬酸、正磷酸等,雙乙酸鈉在飼料中通常作為防霉劑來使用。
2、飼料用防霉劑的合理應用
防霉劑的正確選擇:在飼料中使用防霉劑必須保證在有效劑量的前提下,不能導致動物急、慢性中毒和yw超限量殘留;應無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等不良作用;防霉劑也不能影響飼料原有的口味和適口性。如一般乙酸、丙酸等有機酸類揮發性較大,容易影響飼料的口味,因此選用其鹽類或酯類效果可能較好些。較理想的防霉劑還應有kj范圍廣、防霉能力強、易與飼料均勻混合、經濟實用等特點。一般情況下,乙酸鹽是其{sx},防霉效果優于丙酸鹽產品,且沒有富馬酸二甲酯那樣強烈的刺激皮膚。雙乙酸鈉的酸香味能掩蓋飼料中添加的各種yw及多種微量元素的不適氣味,有利于畜禽對飼料的采食,提高采食量,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根據水分含量等實際情況靈活使用防霉劑:影響防霉劑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防霉劑的溶解度、飼料的酸堿度、水分含量、溫度、飼料中糖和鹽類的含量、飼料污染程度等,但主要是根據季節和水分含量來決定是否使用和具體用量。因此,在秋冬季等干燥和涼爽季節,飼料水分在11%以下,一般不必使用防霉劑;而水分在12%以上就應使用防霉劑,且飼料中水分較高以及高溫高濕季節還應提高防霉劑的用量,這樣才能保證有較好的防霉效果。雙乙酸鈉含量越高,用量就越少,據市場調研,山東華瑞牧業有限公司的雙乙酸鈉,指標含量99%,無雜質,在發揮功效時,對人和動物{jd1}安全,對環境沒有破壞或副作用,不致癌、不致畸變。給畜禽創造良好的酸性環境,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病菌、病毒的繁殖,形成良好的微生態,從而達到治病、防病、促生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