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發展綜述
1.1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定義及分類
1.1.1 行業概念及定義
1.1.2 行業技術分類情況
1.2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2.1 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行業相關政策
(2)行業相關規劃
1.2.2 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宏觀經濟現狀
(2)宏觀經濟展望
1.3 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發展機遇與威脅分析
第2章:中國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1 中國電力行業整體運行分析
2.1.1 電力行業投資情況
(1)總體投資狀況
(2)投資結構分析
2.1.2 電力行業消費情況
(1)電力需求總量分析
(2)電力需求結構分析
2.1.3 電力行業供應情況
(1)電力供給總量分析
(2)電力供給結構分析
2.1.4 中國電力行業供需預測
(1)電力需求預測
(2)電力供應預測
(3)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2.2 中國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2.1 火電在電力行業中的地位
2.2.2 火電行業投資建設情況
2.2.3 火電行業裝機容量分析
(1)火電行業累計裝機容量
(2)火電行業新增裝機容量
2.2.4 火電行業發電量與利用小時數
(1)火電行業發電量
(2)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
2.3 中國火電所屬行業經營情況分析
2.3.1 火電所屬行業經營規模分析
2.3.2 火電所屬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2.3.3 火電所屬行業運營能力分析
2.3.4 火電所屬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2.3.5 火電所屬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2.3.6 火電所屬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1)火電所屬行業供給情況
(2)火電所屬行業需求情況
(3)火電所屬行業供求平衡情況
第3章:各種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對比分析
3.1 各種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對比
3.1.1 效率對比分析
3.1.2 容量對比分析
3.1.3 環保性能對比分析
3.1.4 可靠性對比分析
3.1.5 技術成熟度對比分析
3.1.6 設備投資/電價對比分析
3.1.7 業績對比分析
3.2 各種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特點與優勢
3.2.1 超臨界(SC)與超超臨界(USC)發電技術特點與優勢
(1)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特點
(2)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優勢
3.2.2 循環流化床(CFB)發電技術特點與優勢
3.2.3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特點與優勢
3.2.4 增壓流化床聯合循環(PFBC-CC)技術特點與優勢
第4章:超臨界(SC)與超超臨界(USC)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4.1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4.1.1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歷程
4.1.2 國際主要國家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1)美國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2)俄羅斯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3)日本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4)歐洲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5)國際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4.1.3 中國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1)中國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現狀
(2)中國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最新發展動態
(3)中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應用分布情況
4.1.4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
4.2 中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市場分析
4.2.1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發展現狀
4.2.2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市場規模
4.2.3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主要生產企業
(1)國際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主要生產企業
(2)中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主要生產企業
4.2.4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相關項目
4.2.5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市場需求前景
4.3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
4.3.1 超臨界/超超臨界鍋爐關鍵技術
4.3.2 超臨界/超超臨界汽輪機關鍵技術
4.3.3 百萬kW級汽輪發電機關鍵技術
4.3.4 其他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分析
4.4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趨勢
4.4.1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蒸汽參數趨勢
4.4.2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材料技術趨勢
4.4.3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容量趨勢
4.4.4 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再熱型式趨勢
第5章:循環流化床(CFB)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5.1 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5.1.1 國際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5.1.2 中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歷程
5.1.3 中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成果
5.1.4 中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存在的問題
5.2 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市場分析
5.2.1 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裝備現狀
5.2.2 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分布情況
5.2.3 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主要生產企業
(1)國際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主要生產企業
(2)國內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主要生產企業
5.2.4 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相關項目
5.2.5 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市場需求前景
5.3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發展趨勢
5.3.1 大型化發展趨勢
5.3.2 超臨界發展趨勢
5.3.3 提高燃燒效率趨勢
5.3.4 深度脫硝趨勢
5.3.5 深度脫硫趨勢
5.3.6 能源綜合利用趨勢
5.4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5.4.1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1)國際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2)中國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5.4.2 發展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應注意的問題
5.4.3 對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研發的建議
5.5 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5.5.1 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1)國際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2)中國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分析
5.5.2 循環流化床鍋爐大型化關鍵設計分析
(1)受熱面布置
(2)循環系統設計
(3)布風裝置的設計
(4)冷渣器設計
5.5.3 300MW循環流化床機組發展情況
5.5.4 主要企業300MW等級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分析
5.5.5 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經濟運行分析
(1)啟動點火階段的經濟運行
(2)正常運行中進行合理、經濟的調整
(3)其他方面的經濟運行
第6章: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發展分析
6.1 國際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6.1.1 國際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總體概況
6.1.2 主要國家或地區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及項目運行情況
(1)美國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及項目運行情況
(2)歐洲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及項目運行情況
(3)亞洲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及項目運行情況
6.1.3 國際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裝機容量分布情況
6.1.4 國際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1)堅信IGCC電站的發展前景
(2)從能源戰略高度重視IGCC核心技術研發
(3)以IGCC示范工程帶動自主核心技術研發
(4)對IGCC示范工程給予政策支持
6.2 中國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及影響因素分析
6.2.1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6.2.2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在中國的應用現狀
6.2.3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相關項目
6.2.4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設備市場分析
(1)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設備市場需求分析
(2)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設備供應商分析
6.2.5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發展的障礙
(1)IGCC發電廠的初始造價偏高
(2)IGCC發電廠的工期較長
(3)IGCC發電廠運行可靠性待提高
(4)IGCC發電廠的整體可用率未達到預期值
6.2.6 發展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某些關鍵設備的研發滯后
(2)集成創新成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6.3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的經濟性分析
6.3.1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可行性分析
6.3.2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可靠性分析
6.3.3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經濟性分析
(1)初始投資
(2)敏感性分析
6.4 未來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的發展方向
6.4.1 傳統研究方向的新發展
(1)發展單機功率更大、燃氣初溫更高、熱耗率更低的燃氣輪機
(2)提高增壓煤氣化爐的性能和運行可用率和可靠性
(3)高溫煤氣凈化技術
(4)新型制氧空分系統
(5)高參數的蒸汽循環
6.4.2 新型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的開拓
(1)整體煤氣化燃料電池聯合循環系統(IGFC-CC)
(2)IGCC多聯產系統
(3)CO2零排放的IGCC系統
(4)燃料多樣化的IGCC系統
6.5 開發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項目的產業方向與政策措施
6.5.1 中國開發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項目的產業方向
(1)立足自主研發實現IGCC大型化和商業化
(2)繼續推進IGCC示范電站建設
(3)發展IGCC+CCS近零排放技術
(4)鼓勵發展IGCC多聯產模式
6.5.2 中國發展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的政策建議
第7章:高效燃煤發電行業主要設備企業經營分析
7.1 國際超臨界(SC)與超超臨界(USC)發電設備主要企業分析
7.1.1 德國西門子公司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產品與應用分析
(4)企業技術水平分析
7.1.2 日本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產品與應用分析
(4)企業在華市場情況
7.2 國際循環流化床(CFB)發電設備主要企業分析
7.2.1 美國FOSTER WHEELER公司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產品與應用分析
(4)企業技術水平分析
7.2.2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Alstom)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產品與應用分析
(4)企業技術水平分析
7.3 國際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設備主要企業分析
7.3.1 荷蘭皇家殼牌(Shell)公司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產品與應用分析
(4)企業技術水平分析
7.3.2 美國GE能源集團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產品與應用分析
(4)企業技術水平分析
7.4 中國高效燃煤發電hylx技術研究機構分析
7.4.1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領域分析
(4)企業科研成果分析
7.5 中國超臨界(SC)與超超臨界(USC)發電設備領先企業分析
7.5.1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7.5.2 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5.3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5.4 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5.5 東方電汽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7.5.6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6 中國循環流化床(CFB)發電設備領先企業分析
7.6.1 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6.2 武漢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6.3 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6.4 江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6.5 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7.6.6 太原鍋爐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第8章: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投資分析
8.1 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風險分析
8.1.1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政策風險分析
8.1.2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技術風險分析
8.1.3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市場風險分析
8.2 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特性分析
8.2.1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8.2.2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8.2.3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8.3 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8.3.1 火電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1)火電行業投資前景展望
(2)火電行業裝機容量前景展望
8.3.2 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1)超臨界(SC)與超超臨界(USC)發電技術應用前景展望
(2)循環流化床(CFB)發電技術應用前景展望
(3)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應用前景展望
8.4 加強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創新的建議
8.4.1 推進自主創新
8.4.2 構建新型技術創新體系
8.4.3 培養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8.4.4 加強國際合作
8.4.5 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BY )
圖表目錄
圖表1: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分類情況
圖表2:幾種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對比
圖表3: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圖表4:《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相關內容列表
圖表5:2017-2023年中國GDP增長趨勢圖(單位:%)
圖表6:2017-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單位:%)
圖表7:2017-202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名義同比增速(單位:%)
圖表8:2017-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及預測(單位:%)
圖表9: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發展機遇與威脅分析
圖表10:2017-2023年全國電力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額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11:2023年全國電力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結構(單位:%)
圖表12:2023年全國電源工程建設投資結構(單位:%)
圖表13:2017-2023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千瓦時,%)
圖表14:2017-2023年中國分產業用電增長情況(單位:%)
圖表15:2017-2023年中國分地區用電增長情況(單位:%)
圖表16:2017-2023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千瓦時,%)
圖表17:2023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結構分析(單位:%)
圖表18:2023年中國新增發電裝機結構預測(單位:%)
圖表19:火電裝機容量占比情況(單位:%)
圖表20:2017-2023年我國火電行業投資規模(單位:億元)
圖表21:2017-2023年我國火電行業累計裝機容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萬千瓦,%)
圖表22:2017-2023年我國火電行業新增裝機容量(單位:萬千瓦)
圖表23:2017-2023年我國火力發電量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千瓦時,%)
圖表24:2017-2023年中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單位:小時)
圖表25:2017-2023年火電行業經營規模分析(單位:人,家,萬元,%)
圖表26:2017-2023年中國火電所屬行業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27:2017-2023年中國火電所屬行業運營能力分析(單位:次)
圖表28:2017-2023年中國火電所屬行業償債能力分析(單位:%,倍)
圖表29:2017-2023年中國火電所屬行業發展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30:2017-2023年火電行業工業總產值及增長率走勢(單位:億元,%)
更多圖表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