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出食臺,常見于寺廟、廟宇、祠堂等宗jiao建筑中,一般由三個基礎的部件構成:臺座、臺柱和承露盤。
臺座作為石雕出食臺的基礎部分,不僅承載著整個石雕的重量,還通過其獨特的形狀和雕刻裝飾,增加了整體的美觀性。臺座多為八邊形,但也有圓形或方形等其他形狀。其上常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和紋飾,這些圖案和紋飾往往取材于神話傳說、宗jiao故事、吉祥紋飾或自然景觀,既展現了石雕師傅的卓越技藝,又增添了石雕出食臺的藝術效果。
臺柱是石雕出食臺的主體部分,它連接著臺座和承露盤,使整個石雕出食臺穩固而挺拔。臺柱的形狀多為圓形或八角形,柱身上常雕刻有七寶如來大名以及本師釋迦牟尼的法名等文字,這些文字通常會上好金漆,使得石雕出食臺更加莊嚴肅穆。
承露盤位于石雕出食臺的頂部,用于放置食物、飲品和香燭等供奉物。承露盤通常由多層蓮花瓣疊加而成,呈仰蓮形態,既美觀又實用。其大小直徑與底座相差無幾,使整個石雕出食臺看起來和諧統一。承露盤上的蓮花瓣常做成雙瓣形式,更加飽滿和美觀,象征著佛教的純潔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