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食管癌患者手術后我們經常被問到,醫生現在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情況,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鼻飼階段術后1~5天,病人剛好處在手術的創傷期,吻合口尚未愈合,胃腸功能也未很好恢復,消化功能差。其間只能采取鼻飼。就是經鼻放置一根很細并且是特制的營養管直達空腸以輸送營養。鼻飼階段可喂病人混合奶、菜汁、果汁、米湯等,注入量可由{dy}天的500毫升,分2~3次滴注,以后每天根據病人的耐量增加至1500~2000 毫升。滴入時的溫度以與體溫近似為宜。要求鼻飼營養液盡量達到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鹽和水比例適當的要求。
流食階段指術后5~10天。此間,病人已基本度過了手術創傷期,胃腸功能開始逐步恢復,表現為有食欲、肛門排氣(俗稱放屁)。可以先給予白開水少量(3~5湯匙),逐漸增加至30~50毫升,如無明顯不適,可給予米湯、蛋湯、鮮奶、魚湯和各類家禽煨的湯,每次100~200毫升,每天5~7頓。
半流飲食階段從術后第二周開始。此間,病人術后留置的各種引流管已拔除,靜脈輸注液體也漸停,除個別高齡或超高齡患者不能下床活動外,大多都可以行走活動,食量逐漸增加。但此期只能少食多餐,以易消化的無渣食物為主(如稀飯、面條、雞蛋羹、豆腐等),尤其是一些術前食量大的病人切忌大量進食,以免引起消化道并發癥或吻合口瘺。
正常飲食階段此階段一般從術后的第四周開始。此間,大多數病人已出院在家休息,由自己的親人照顧。這時可盡量擴大飲食范圍(除油炸和甜食),除醫師出院時特別強調不能食用的食物外都可進食,并可指導病人做一些適當的體力活動,以利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