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濕法工藝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火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約占已安裝FGD機組容量的70%。該方法是以石灰石為脫硫劑,通過向吸收塔內噴入吸收劑漿液,與煙氣充分接觸混合,并對煙氣進行洗滌,使得煙氣中的SO2與漿液中的CaCO3以及鼓入的強氧化空氣反應,每噸SO2能產生副產脫硫石膏2.7噸,一個30萬KW的燃煤電廠,如果燃煤含硫1~2%,每年就要排出脫硫石膏3~6萬噸。
2000年全國火電廠裝機約為22000萬KW,同年在建脫硫機組總容量為1000萬KW。火電廠大規模脫硫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近年來,國家強化了對電廠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快速發展。截至2005年底,建成投產的煙氣脫硫機組容量達5300萬千瓦,其中采用濕法脫硫工藝的就占到90%以上,含硫量2%的煤,平均應用基Qdw=20.93Mj/kg (5000Kcal/kg),年運行5000h(210天),年平均發電煤耗350g/kwh,平均脫硫率90%,則年產生為760~950萬噸。近兩年國家加大節能減排措施,燃煤電廠安裝脫硫機組已近1.5億千瓦,其副產品FGD石膏產量近3000萬噸(不含磷石膏量),因此副產脫硫石膏的量十分巨大,脫硫石膏迅速增長,其利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脫硫石膏壓球機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大氣污染防治成為一個突出問題。我國二氧化硫的排放中,火電廠煙氣排放約占一半。自2000年始,國家制訂了《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在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兩控區)內,將削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的重點放在火電廠污染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兩控區”包括4個直轄市、4個經濟特區和21個省會城市,其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