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觸媒又稱光催化劑,是指在光的作用下具有光催化氧化性的納米材料。
納米二氧化鈦作為一種光催化劑,其產品質量的好壞,wq取決于在光的作用下電子受激發(fā)躍遷的能力。很多人認為,只要納米二氧化鈦的粒徑越小、比表面積越大,就認為是好的光催化材料。其實不然,在許多學術理論已表述了納米二氧化鈦在不同的生產工藝和不同的生產方法以及不同的技術摻雜都會導致光催化活性的不同,如果,僅僅從粒徑和比表面積上來斷定納米二氧化鈦質量的好壞是不wq正確的。比如A產品的粒徑是5nm,而B產品的粒徑是10nm,我們不能說A產品的光催化活性一定比B產品高。這也就是目前國內眾多生產光觸媒產品企業(yè)炒作的概念,導致光觸媒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原因。
要比較納米二氧化鈦產品質量的好壞,哪就要看在光的作用下降解有機物的速度和能力,也就是說降解有機物的速度和能力能夠直接反應出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的活性,光催化活性越高,其電子躍遷的能力越強,對有毒有害氣體的分解速度越快。
因此,要想正確選擇和判別光觸媒,不能僅僅關注納米二氧化鈦的粒徑及比表面積,更要關注納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