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灣兒童如何訓練情商
通過游戲、社會實踐、體驗、角色扮演等方式,訓練兒童的自我認知、自我激勵,讓兒童學會情緒管理和人際關系處理,使之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掌握良好的社交技巧。
商報記者 | 陳成沛
“臺灣{dy}美女”林志玲,除了人美腿長聲音嗲之外,人們提到她時,總會加上這么一句:志玲姐姐情商真是高呀!關于情商這一“事物”,雖已不再新鮮,但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對此,在廈門從事兒童情商教育的高雄人程照溫如是作答:情商是把心理學生活化、具體化,它是一種技巧、一種能力,是你運用感情的技巧和能力。程照溫在廈門創辦的希望兒童情商教育樂園今年已邁入第6個年頭,作為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的他,從1995年就開始在臺灣從事情商教育,算起來,從業已近15年。且聽他介紹臺灣兒童如何進行情商教育。
在“好玩”中提升兒童情商
關于自己如何從事兒童情商教育,程照溫言簡意賅:在“好玩”中提升情商。
目前他們在廈門所授課程,跟此前在臺灣的訓練體系大同小異,“主要通過游戲、社會實踐、體驗、角色扮演等方式,訓練兒童的自我認知、自我激勵,讓兒童學會情緒管理和人際關系處理。
http:///dzbk/xmsb/epaper/html/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