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古箏培訓中心|鄭州古箏培訓學校|鄭州少兒古箏培訓 河南鄭州古箏培訓中心|鄭州古箏培訓學校|鄭州少兒古箏培訓——鄭州古箏培訓
古箏培訓暑期特惠 來電有驚喜
弦樂器,古箏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21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 ,S代表S形岳山,是箏父徐振高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現存最早的古箏實物
1979 年,在江西省貴溪縣仙巖東周崖墓群中發現了連件箏。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長 166 厘米、寬 17.5 厘米,尾寬 15.5 厘米,兩端各有十三個弦孔。另一件箏尾殘缺,殘長 174 厘米,箏首弦孔為置木枘(弦軫)用,一弦一枘,栓弦于枘上,類似潮州箏的系弦法。這兩件箏的形制、弦數和系弦法與后世古箏相似,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最早實物。
[編輯本段]古箏演奏技法發展歷史。
鄭州古箏培訓學校
古箏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 古箏的傳統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趙玉齋先生創作了《慶豐年》,解放了左手,曲調上運用復調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聲部演奏手法,大大豐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箏的演奏技術得到一個突破性的發展。
鄭州朱老師器樂培訓中心歡迎大家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