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編給咱們帶來“東莞冷凍修毛邊機與冷凍轉鼓修邊的對比”這篇文章,下面咱們來了解一下吧!
很對工業廠家幾乎都有東莞冷凍修毛邊機,也有許多企業家想了解冷凍修邊機它的特性,在這咱們首先就要闡明了假如想了解冷凍修邊機那么咱們就先從它的演化歷開始說起吧,提到冷凍修邊技能的演化。上世紀20世紀50年代說起,冷凍修毛邊機最早就呈現于那個時候,爾后大致閱歷了一下幾個發展階段。
{dy}代冷凍修邊與冷凍轉鼓修邊
最初挑選干冰作致冷劑。把待修件裝入轉鼓,或許再增加一些能起到摩擦效果的工作介質。桶內溫度操控在飛邊已發脆而制品本體未脆的規模。為了適可而止地達到這一目的,飛邊厚度應≤0.15mm。轉鼓是設備的首要部件,呈八角形。其要害點是能操控好噴發介質的落點,以使翻滾循環往復地進行。
第二代冷凍修邊機其在{dy}代的基礎上,做了三方面的改善。
1,不再單純地依托待修件相互之間的摩擦來除邊,而是引進細粒狀的噴發介質沖擊。運用粒徑0.5~2mm的粒狀金屬或硬質塑料彈丸,以線速25到55m/s射向待修品的外表,形成很大的沖擊力,然后大大縮短了周期。
2,致冷劑改用液氮。因為干冰的氣化點為-78.5℃,對某些脆性溫度低的膠種(如硅橡膠)就不適用。而液氮的沸點為-195.8℃,適用于一切橡膠品種。
3,盛放待修制品容器的改善。由轉鼓改為以槽形輸送帶作運載體。就這樣因為待修產品能在帶槽中循環往復地翻滾,大大減少了死角的呈現幾率。不只提高了工效,也改善了修邊的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