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開展公路鋼結構橋梁典型示范工程建設的通知》公布了{dy}批公路鋼結構橋梁示范工程名單,預示著將成為我國未來橋梁建設的主推對象,助力實現我國從“橋梁大國”到“橋梁強國”的轉變,同時起到促進鋼鐵去庫存的積極作用。
具備很多鋼筋混凝土所沒有的優點,例如:自重輕、高強度、工業化與裝配化程度高,施工快速高效和綠色環保等。在鋼結構橋梁擁有的諸多優點中,增加“鋼需”卻是包含了去鋼鐵庫存的期望。資料顯示,我國鋼結構橋梁占橋梁總數不足1%,遠低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水平。有業內人士測算,公路鋼結構橋梁占比每提升10%,高性能橋梁用鋼年用鋼量將增加836萬噸,增加了“鋼需”,同時緩解了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過去,我國鋼橋技術發展極不平衡,特大建造技術備受世界矚目,像港珠澳大橋、杭州灣大橋和東海大橋等大型橋梁的建造技術均達到世界{yl}水平,可國內的中小型鋼結構橋梁建設質量仍然較低且建造數量很少。從《通知》公布的工程名單中可以看到,在首批9個公路鋼結構橋梁示范工程中,中小型鋼結構橋梁就有4座,體現了我國已加大了中小型公路鋼結構橋梁的推廣應用力度,進而提高“鋼需”的增長空間。
相對于高鐵建設,“去產能”的能力會稍顯遜色,但隨著高鐵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以高鐵建設帶動國內鋼橋建設將會產生更多的用鋼需求,進而增加解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