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預告的連番轟炸后,LED企業的第三季度財報如期而至,作為對LED行業“增收不增利“的深度的恐慌癥患者,在線君抱著懷疑的態度統計了已經公布的32家LED上市企業的第三季度業績,以解讀行業回暖的可信度和市場的發展狀況。 從LEDinside統計的32家LED相關上市企業的前三季度業績來看,營收實現增長的達到29家,只有藍思、同方和德豪3家企業的營收在下降,而凈利潤方面有23家實現增長,9家下降,整體的表現較為可觀。
上游:三安、華燦表現搶眼,德豪營收凈利雙雙下跌
回到產業鏈細分情況來看,這32家上市企業中,LED芯片領域依然是三安占據老大位置,華燦今年以來表現比較搶眼,凈利潤的大幅提升雖有新納入藍晶科技合并數據原因,但是其本身LED業務也實現了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乾照光電也表現不俗,雖然凈利有所下滑,但是營收卻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是更為看好的是乾照光電目前已是國內四元系紅黃光LED芯片產量{zd0}的企業之一,未來紅光市場的前景更值得看好。
澳洋順昌屬于多元化企業,在第三季度財報里并未提出LED業務的情況,但是從其半年報數據看,澳洋順昌LED業務占上市公司凈利潤約為19%左右,從半年報可以看出上半年LED營收已經下滑37.12%,但是第三季度整體營收實現8.87%的增長,整體有回升,LED業務或有貢獻。
德豪潤達前三季營收凈利雙雙下跌,但是德豪潤達一直布局在Flipchip,倒裝市場逐漸趨熱,德豪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中游:整體表現良好,長方、萬潤加速換軌
再來看看封裝端的表現。國星、聚飛、瑞豐前三季度的營收和凈利都是呈現增長的趨勢,目前封裝企業逐步邁入規模化,價格也逐漸走穩,封裝企業的利潤保證較價格戰之前出現了穩步的回升,這從三季度木林森、國星等封裝企業宣布漲價可以看出,行業的集中度逐漸加強,企業的規模也實現了量級的擴張。
相比國星、聚飛,長方、萬潤、鴻利正在加速換軌布局,長方換軌拓展教育領域,三季度成立教育基金,而萬潤數字營銷布局已經基本完成,鴻利智匯更是基于LED延伸車聯網,擬收購易速網絡。這些企業換軌加速拓展新興市場,隨著布局的進一步加深,未來公司營收中LED業務占比將逐漸下降。
下游:照明、顯示屏企業業績表現可觀
談過了封裝領域,再看終端照明顯示領域,照明領域以歐普照明、陽光照明和佛山照明為代表來看,歐普照明順利上市,并且聯手華為布局智能照明家居市場,未來成長空間不可小覷。
佛山照明擺脫了過去訴訟陰影,轉型LED陣痛已過,順利進軍LED照明市場,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超280%的增長。而陽光照明則早已借LED實現了獨立的自身品牌,更是加速布局智能照明大未來。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照明企業已過轉型陣痛,步入快速通道,新興照明企業競爭壓力大,渠道優勢不明顯,逐步在換軌。
而顯示領域,2016年以來,整個顯示屏最火的當屬小間距,利亞德也因當初率先布局而搶得先機,目前前三季實現營收超28億,{lx1}同領域聯建、奧拓等顯示屏企業,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利亞德2016年正在加速布局VR/AR新興高成長領域。
同時OLED的快速發展加速沖擊著背光市場,并對原有LED顯示技術進行了重新定義,也提出了更為變態的要求,這也是MicroLED被推上了舞臺原因之一。
從芯片、封裝到照明顯示等相關領域的整體情況來看,2016年,LED企業大者恒大趨勢,LED行業集中度更高,但同時競爭也變得更為激烈,使得高毛利市場(包括LED和非LED領域)成為LED上市企業換軌的新方向。同時隨著產業逐步的發展,LED邊緣化效應越來越明顯。
來源:LED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