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面上,用戶由于缺乏對太陽能路燈行業科技的了解,只大致了解市場的一些簡單的主流配置,比如:太陽能板要配多少瓦,電池要多少容量,燈珠要多少顆。所以只能以這些不是那么切合實際的參數來判斷燈的亮度。這其實陷入了一個誤區,這些參數都只是表面的,我們需要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用戶購買燈,目的是什么?燈的原始性能是什么?其歸宿點終究都落在“照明”上,用戶購買燈是為了照明,燈的原始性能也是照明。
1.平均壽命:光源都是講平均壽命,就是說一批光源同時點亮,當50%的光源失效的時間,就是這批光源的平均壽命。
2.頻閃:光源每秒閃動的次數,不能提供穩定電壓會導致頻閃大,頻閃大的光源對眼睛傷害{zd0},熒光光源頻閃較嚴重。
3.光通量:對于一個燈具來說,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發出光的多少,單位為流明(LM)。
4.光效:燈具的發光效率,就是單位功率所能發出的光的多少,單位LM/W。
5.顯指:光源對物體顏色還原的程度。一般而言太陽光對物體顏色的反應是{zh0}、最真實的,所以給他們的顯色性定義為100,顯色指數≥70即為較好的光源。
6.色溫,光源色溫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溫低的光偏黃,我們稱之為暖色調,黃光透霧性好;色溫高的光偏白,高色溫白光用于道路照明有中間視覺效應,可視性好,比低色溫黃光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