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檢測原理
根據中醫“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原理,美容師用手指指腹對客人身體的經絡和穴位進行檢測,當客人的身體出現酸、脹、痛的感覺時或美容師的手出現刺痛的不舒服感時,則根據不同的穴位反映出不同的亞健康狀況而對客人進行檢測。如:在客人的“督脈”上的“腰俞”穴位時,出現前面所講的情況時,則反映出客人會出現月經不調、痔疾、腰脊強痛、下肢痿痹這幾種癥狀至少一種以上的亞健康狀況。(客人感受時身體會有麻的感覺為正常現象)
中醫“督脈”體驗式安撫性操作
1、重點穴位: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
2、流程說明:先從骶骨的長強穴位開始,輕柔調試腳部移動,控制客人能接受的電位強度,緩慢上行移動至腰俞等穴位,重點穴位需要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柔五秒,在大椎穴位結束,以手掌緩慢下移至長強穴,重復督脈操作。
3、操作要領:重點穴位需停留數秒,用手指指腹點穴,輕柔走穴時需以腰帶肩,以肩帶動大臂,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掌,手掌帶動手指,行云流水剛勁有力,剛柔并進達到,柔中帶剛,剛中有柔的效果。
4、在準備操作時必須先用雙手指腹找準客人的穴位或經絡時才能踩腳底的毛巾,以此類推!
中醫體控“足太陽膀胱經”檢測
重點穴位: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八髎(上、次、中、下髎)
中醫體控電療儀背部檢測順序
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肩周檢測→指腹點按肩胛骨上所有穴位→手掌緊貼客人皮膚安撫全背→單手pd
注:檢測完畢后,辨證施治,重點穴位可根據客人情況操作其他手法。
中醫體控電療儀操作步驟
1、沿督脈從客人尾骨(長強穴)開始直至客人頸椎(大椎穴),以指腹緊貼客人皮膚,咨詢客人感覺,移動腳下電位調節能量強度。經過的穴位(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按督脈走向檢測兩遍)。
2、從客人脊椎旁開1.5寸肩井穴開始直線向下至(環跳穴),以同樣的手法操作。經過的穴位(肩井→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八髎(上、次、中、下髎)→環跳)(按膀胱經走向檢測兩遍)。
3、體控電療儀操作者用雙手指腹找準客人一側的肩井穴(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此時操作者雙腳踩下毛巾,雙腳再一起一落測試客人的肩周情況,(可看客人肩胛骨的反應,如客人的肩胛骨出現條件反射的隆起落下的反射動作,則客人的肩周正常,如沒出現前動作或出現緩慢反射動作,則顯示客人的肩周出現勞損或一定的肩周炎情況)。
4、用手指指腹點按客人肩胛骨上所有的穴位,不脫離客人皮膚,不漏掉一處穴位。經過的穴位(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風→天宗→臑俞→肩貞)。
5、pd排濕:a、一手點極泉穴,一手點合谷穴b、或單一點極泉穴或者點合谷穴。經過的穴位(極泉、小海、曲池、內關、外關、合谷、勞宮)。
6、檢測手法完畢,再根據客人的測出的亞健康狀況針對性地給其做面部和身體手法,如面部的提升就用貴司美容師原有的手法做,身體的jf和手法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