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建筑石膏與水泥相比,其初凝和終凝時間短得多,不利于抹灰操作。只有將脫硫建筑石膏的初凝時間調節到≥60min、終凝時間達到2~3h時,才能滿足施工要求,常用緩凝劑調節石膏的凝結時間。一般緩凝劑如檸檬酸、多聚磷酸鹽等的加入會不同程度地降低石膏強度,且隨加入量的增多強度損失越大。試驗結果證明,動物蛋白類緩凝劑(SC)的緩凝效果較好,當摻量變化時其緩凝時間變化平穩,不會發生突變現象,且對石膏強度的影響較小,SC適宜的添加量為0.2%~0.3%。
由于脫硫建筑石膏保溫砂漿中摻入了緩凝劑,抑制了半水石膏的水化過程,在墻體上需要保持l~2h不凝結,而墻體大多吸水性強,特別是加氣混凝土墻、多孔保溫砌塊墻等吸水性較強,如果的保水性太低,會造成漿料中的水分過快地轉移到墻體上,使界面黏結不牢。因此,摻入保水劑可保持石膏漿體中所含的水分,保證界面處石膏漿體的水化反應,從而保證黏結強度。試驗證明,羥丙甲基纖維素適宜作脫硫建筑石膏保溫砂漿的保水劑,其摻量超過0.2%時,雖然保水率上升,但強度下降明顯,因此以0.2%為宜。
復合激發劑中含有早強成分,復合激發劑的加入可大大促進脫硫石膏早期的水化速度,使水化硅酸鈣C-S-H凝膠含量增加,同時也增加Ca(OH)2的含量,促進了脫硫石膏的反應。隨著水化反應的進一步進行,石膏晶體與表面水化產物接觸連接而黏結在一起,有助于強度的增長。
減水劑的加入可減少保溫砂漿的拌合用水量,提高的軟化系數、流動度,降低坍落度和線收縮率;憎水劑的加入是為了提高保溫砂漿的耐水性。保溫砂漿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吸水率過大,這樣即使導熱系數很低,一接觸到水就會吸收大量的水,保溫效果也就喪失,而且往往干密度越低,體積吸水率越大。摻加0.2%的粉狀有機硅憎水劑,可使的體積吸水率由26%降低到10%以下,符合DGJ32/J22-2006標準中低于10%的要求。
聚丙烯纖維和木質纖維長短搭配,可以在中形成三維結構,具有顯著的交聯作用,能夠將水鎖住,并有增稠作用。纖維的加入改善了保溫砂漿的力學性能,提高了抗壓強度、拉拔強度、內聚力和抗裂性能,同時也提高了封閉孔隙率,對降低的導熱系數、提高保溫效果有一定貢獻。
采用復合相變材料顆粒與一級石膏粉制備復合相變石膏砂漿,其配合比為:m(石膏粉) :m(微膠囊復合相變材料) :m(水) :m(檸檬酸) :m(減水劑)=100:40:62:0.1:0.2,同時制備信陽普通石膏砂漿為對比試樣,其配合比為:m(石膏粉):m(細砂) :m(水) :m(檸檬酸) :m(減水劑) =100:150:70:0.1:0.2,復合相變石膏砂漿的制備及施工步驟如下:采用人工拌和方式,根據配合比先將稱量好的復合相變材料顆粒與石膏粉混合均勻;再將檸檬酸、減水劑加入稱量好的水中,攪拌均勻后,將其緩慢加入混合好的復合相變材料顆粒與石膏粉中,拌和3~5min至均勻,得到復合相變石膏砂漿。
石蠟中加入硬脂酸鈉能有效提高石膏膠凝材料中石蠟的容留量,這是由于加入硬脂酸鈉后大大改善了石膏微孔表面的極性所致。
相變蠟滲透進入石膏后,其相變溫度降低約3℃,峰頂溫度降低約l℃,轉晶峰消失。復合石膏膠凝材料的吸熱能力wq是由于相變蠟吸熱產生的,相變吸熱量大致等于復合石膏膠凝材料中相變蠟質量(即石膏膠凝材料中相變蠟的容留量)與單位質量相變蠟吸熱量的乘積。
復合石膏膠凝材料可用于建筑物的非承重結構中,利用不同時間的電價差貯存熱量或冷量,也可用于增加建筑圍護結構的熱惰性及蓄熱能力,減少室內溫度波動的范圍,提高居住質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