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照明電器產品的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我國的照明電器行業近十幾年來保持了快速、穩定、持續發展的態勢。目前國內生產企業能夠生產門類齊全的照明電器產品,而且產品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照明器具制造行業包括電光源制造、照明燈具制造、燈用電器附件及其他照明器具制造。從照明應用角度看,整個照明器具制造行業分為通用照明和特殊照明。
照明行業前景分析
隨著全球照明產業鏈向中國轉移,同時照明產業逐步向綠色照明、節能、環保方向發展,LED照明趨勢確立,我國照明產業后來居上,也因此獲得良好發展機遇,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自2013年后,行業整體銷售額雖然還在增長,但和前期相比,增速明顯放緩,已從之前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目前的平穩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照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4650億元,近五年增幅都處于較低水準,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乏力。同時規上企業營收占全行業比重有所提升,近兩年都接近80%,體現了一定的產業集約化趨勢。
2020照明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從上世紀初電燈進入中國后,中華民族的照明電器工業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一代又一代行業工作者,以執著的信念和不滅的熱情,為光明的事業孜孜以求,為我國照明電器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上半年我國LED照明行業影響較大,下半年照明行業略有回漲,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全國照明制造業主要產品中,燈具及照明裝置完成產量43.5億套(臺、個),同比下降5.2%。12月當月,全國燈具及照明裝置完成產量4.9億套(臺、個),同比增長0.3%。
2019年,中國照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盈利約為280億元,連續三年利潤負增長;而2019年的規上企業利潤率不到6%,比之前些年的7.2%-7.5%可謂云泥之別。原因在于在各項運營成本剛性上漲的大背景下,終端價格則因慘烈的競爭環境一降再降,企業利潤空間則受到了很大擠壓。
照明行業發展方向
在目前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去產能,金融去杠桿的宏觀形勢下,整個行業發展周期也趨向穩定的時候,未來照明的發展方向就是要從數量優勢往質量優勢上發展,即產品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升級,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發展,產業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轉型。
智能照明是未來照明行業發展趨勢
智能照明因提高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近年來備受青睞。預計2020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60億元。小基站是5G時代密集組網的基礎設施,而小基站基于智慧燈桿的抱桿式安裝方式具備供電便捷、智能管理、覆蓋密集、空間節省、盲點覆蓋等多重優勢,因此智慧燈桿正成為5G小基站的重要載體。5G微站的超密集組網將帶動海量智慧燈桿需求釋放。此外,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對充電樁需求將大幅上升,而智能路燈燈桿,也可作為充電樁最為便捷的載體而存在。智慧路燈有望成為智慧城市的一大突破口,無線Wi-Fi、充電樁、數據監控、環保監測、燈桿屏等都可以依托LED智慧路燈和智能控制平臺來實現。2019年中國智慧燈桿市場規模約90億元。按照5G通信網絡全面建成所需配套的室外小基站數量及單個智慧燈桿裝配升級的費用預測,未來5G網絡的全面搭建及商用將催生千億級智慧燈桿市場。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照明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
2020年中國照明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照明行業企業數量
中國照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自2015年起呈現了增幅下滑的態勢,到了2019年則出現了負增長,同比2018年的2820家下滑1.60%至2775家,一方面新進入的企業在減少,另一方面部分經營不善的企業在逐步退出。
數據來源:中國照明電器協會
想了解照明器材行業更多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照明器材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文為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