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所飼養雞的品種和體重選擇合適的雞籠。
籠底的鐵條間距一般建議為2.5厘米×5厘米,在設計籠底滾蛋的角度時要適宜,小角度不能及時滾出雞蛋,大角度容易使蛋沖落至地面摔壞或使蛋滾動的沖擊力大而彼此撞破,一般的籠底坡度應保持在7-8度。
目前蛋雞中海蘭褐、海蘭白、羅曼褐等品種都很好,抗應激和抗病力都很強,蛋殼的硬度和強度比較好,而且料蛋比比較高。
飼料的營養水平直接關系到蛋殼的強度和硬度,是影響破蛋率的重要因素。配制飼料時要分階段配制營養全面的飼料,尤其是鈣、磷、維生素D3和粗蛋白。雖然現在的飼料大多稱全價飼料,但籠養雞不能獲得額外的維生素,因此,雞場可以一周給雞補充兩次多維和礦物質。
為防止蛋與蛋碰撞和蛋在籠底被雞踩壞,要每天撿蛋3次以上,zh一次撿蛋安排在晚上關燈前,減少雞蛋在籠上停留時間,還可防止有啄癖的雞啄蛋。
補充光照時要隨季節變化而調整,以總光照時間16小時為好,至少不低于14小時。
疾病發生后,會導致雞群產蛋率明顯下降,蛋殼質量下降,破蛋率明顯增加。特別是輸卵管炎和腸道病,如果蛋雞腸道不好,直接影響營養物質和鈣磷的吸收,同時保證飲水的干凈清潔推薦使用水勿憂飲水xd,清理水線,這是保持腸道健康的前提。因此,在生產中,要加強雞場生物安全建設,制定合理的xd措施和免疫程序,并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平時用飼料級甲酸鈣拌料預防疾病。
籠養雞屬于密集型飼養,飼養密度大。在飼養管理不當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啄蛋等惡習。要勤觀察雞群,發現有啄蛋惡習的雞只,及時挑出來單獨飼養。
籠養雞只膽小怕驚,對周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在雞受到驚嚇后,會增加軟殼蛋、畸形蛋。
在產蛋中后期約45周齡后,要在下午4-5點時單獨補充飼喂飼料級甲酸鈣,為生成蛋殼提供足夠的鈣源。增加蛋殼厚度韌度減少破殼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