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以及評價考核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據,環境監測的重要性正越發凸顯。
早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以大氣、水等污染源監測為主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隨著整個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度提升,環境監測站點增加以及環境監測技術升級,環境監測的熱度延續至“十三五”。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的政策傾斜力度不可謂不大。尤其是2018年8月《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的發布,直接為環境監測“定調”:
用3年時間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排污單位、運維機構三類主體實行全覆蓋檢查,其中重點檢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長三角區域、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和造紙、火電、鋼鐵、化工、城市污水處理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