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既包括解剖位置的分類,也包含了辨證的思想。
上焦 包括心、肺和頭面部;
中焦 包括肝、膽、脾、胃;
下焦 包括小腸、大腸、腎和膀胱。
“三焦”最早出自《黃帝內經》,作為六腑之一,三焦必然具有六腑共有的功能特性――“……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明確指出了三焦的功能是運行人體水液。
《難經·六十六難》又言:“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
《中藏經》中也說:“三焦者……總領五臟六腑、榮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體,和調內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過于此也”。
三焦的功能
三焦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正常的水液代謝及氣機的運轉。
一是上焦出問題
對應心、肺,無法將氣血、津液布輸全身,全身里外失養,就會有氣虛、脫發、經脈瘀堵、提前衰老、風濕、高血壓、頸椎病等問題。
二是中焦出問題
對應的脾胃肝膽,上不能輸送,下不能沉降,就會出現積食、燒心、胃寒、肥胖等問題,而且還容易有腎虛的問題。
三是下焦出問題
對應的腎、大腸,功能減退,腰酸腿軟,盜汗燥熱,便溏等問題就會出現。
衛濟堂:緩解“三焦不通”
衛濟堂眾多中醫藥名師結合數字化智能理療,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研發了核心產品——數字全息三焦平衡辨證體系。
數字全息三焦平衡辨證體系是傳承千年中醫精髓、起源于《黃帝內經》的三焦辨證理論,結合數字化智能化理療,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而成的成熟的數字化中醫體系。
“數字全息三焦辨證法”是一種結合了經絡、面穴、熱療和微出汗等臨床方法。它在傳承古代驗方的基礎上,結合了現代慢性疾病的特點和個體化體質。
經過多年的研發和臨床驗證,它形成了一種根據不同的體質、人群和癥狀進行辨證施調的1+8組合膏散劑。此外,它還結合了現代科技中的“數字全息三焦平衡儀”,通過皮膚的調理來實現“發汗、控汗、收汗”,從而達到“補瀉”均衡調節和“代謝平衡”加速的驚人效果。
“數字全息三焦辨證法”不僅可以用于表癥的調理,而且更多的是用于臟腑疾癥(常見慢性疾癥)的調理,在疏通經絡的同時也可減少慢性疾患人長期服用造成的肝腎損傷,效果顯著,且易被廣大疾患所接受!
衛濟堂數字化中醫養生體系的建立,是探索中醫藥生態發展輸出解決方案作出的全新嘗試。以科技賦能中醫理療,推動中醫現代化升級。它讓中醫養生這件事變得更加簡單、便捷,推動養生方式的變革,未來這種“輕養”的方式必將成為一種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