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幕的秋季紡博會再度迎來數千名外商。據介紹,光是籌委會就為2200名提前預約登記的國際客商預訂了房間。澳大利亞羊毛發展有限公司、德國斯托爾股份有限公司、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等紡織行業巨頭都派了專業采購團前來。
然而,近期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使不少參展商感到陣陣“秋涼”。在匯率和成本的雙重壓力下,有單不敢接,接單不賺錢。人民幣匯率給依舊人氣高漲的秋季紡博會投下了重重的陰影。
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紹興縣外貿出口呈現 “沖高回落”態勢。前三季度,全縣外貿出口實現59.1億美元,業績緊追去年全年的60億美元。尤其是5月份以來,從外貿業務管理軟件中看到出口額連續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5 月7.4億美元、6月8.0億美元、7月8.3億美元。但進入8月以后,出口額回落,其中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環比7月份下降了15.5%。
9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并創下匯改以來新高。由于出口企業從接單到交貨一般有幾個月不等的周期,這段時間內,成本波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原本利潤在2%~4%之間,加上管理費再高一些,等于白做了。”“咸竹紡織”負責人表示。
紡博會參展商陳先生表示,一般周期超過2個月的訂單他們就會非常謹慎;周期超過6個月的訂單,則全部拒接。
紹興縣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通過外貿軟件分析,棉紗價格大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削弱了以紡織品出口為主的紹興縣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而人民幣頻頻升值,對缺乏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定價權的大部分紡織品出口企業來說沖擊也在加大。
不過也有企業不懼“匯率陰影”。
在尼日利亞開設了15家專賣店、位于紹興縣濱海工業區的浙江寶紡印染有限公司不僅出口形勢沒受影響,而且憑借自己的差異化產品和品牌價值,保持著較高的利潤率較高,即使為匯率波動預留空間,把價格調高幾個點,客商也不會計較。同樣“氣定神閑”的還有“五洋”“金蟬家紡”等企業負責。
紹興縣外經貿局最近開展專題調研時發現,凡在境外設窗口、構建國際營銷網絡的企業,出口形勢情況尚可。目前,在國外正常運作的外貿客戶管理系統上查看到有公司有82家,生產型企業有5家。這些企業一方面升級產品,一方面千方百計改善對銷售渠道的控制力,使自己的“議價能力”大大增強。有的企業像“金蟬家紡”還成功扭轉了任由對方報價的被動局面。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匯率終歸是外界因素,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產品。產品好了,也就有了競爭力,同樣也有了提價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