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LED處在了風頭浪尖的關口,LED日漸白熱化。人們的從眾心理,導致LED的跟風嚴重,小的三五萬注冊資金,5、6個人的小作坊式;大的幾千萬資金投資的規模化生產,總之,LED還在火熱進行中…… 珠三角作為LED生產的主要基地,魚龍混雜的缺點一直為行業人士所批判,低生產實力、低技術含量是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致命弱點。盡管如此,珠三角仍是我國LED產業的發源地,它的動作代表著我國LED產業發展的趨勢和走向。近兩年,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一些變化:越來越多的LED企業著眼市場,尋找適合自己產品的渠道,注重市場競爭的差異性優勢;漸漸加強對自身品牌的宣傳和培養;重視區域整體環境,開始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中山LED——低端、量化的應用作坊模式 中山的LED成品企業大概有500家左右,主要以應用為主。其產品主要市場集中在民用與景觀照明方面。燈珠等原材料生產企業,大概也有30家左右,中山地區企業由于介入LED較晚,技術含量不高,準入門檻較低,同質化嚴重,也使得整個市場較為混亂,低端競爭激烈。
以中山古鎮為代表的LED市場簡直可以用“亂、差”來形容,主要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
1、市場凌亂,產品單一,從外形結構設計來看,都存在單調的問題。
2、光源亂用,國產,臺系,歐美,日系,韓系...都有,拿最普通的1W白光而言,價格從十幾元到二三元不等,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光源的光通量,光衰,壽命等千差萬別。
3、散熱問題突出:中山古鎮大部分廠家簡單借鑒傳統照明的特點,沒能很好的理解LED作為半導體的電性特點,生搬硬套,一味的降低材料成本,這也是導致LED壽命短的原因之一。
4、電源濫用: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電源沒有幾家做得好,當然可能是這個地區的研發實力不是太強,造成了現在LED驅動電源的亂行,安規不過,EMC不過,什么不過都行,只要燈亮就可以!
5、無標準,基本上全是山寨貨,是個廠都在弄LED燈具,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在做出口!6、所謂的CCC,FCC,CE認證基本上是拉虎皮當大旗,十有八九是假的。中山古鎮的市場整改是勢在必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