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其著眼點在于研究公共空間、城市環境、現代人三者的關系,具體來說公共環境設施是一個開放型的、公開的、由公眾參與和認同的環境空間中的形態,它服務于人,方便于人。
【關鍵詞】公共環境識別系統標識導向系統
引言
現代城市環境中,人們的生活日益豐富多彩,人們在追求藝術化的生存方式的同時,也推進了社會的發展進程。
公共藝術設計是社會進步、人類本質發展的需要,它已成為衡量地區或城市先進程度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參照體系。建立一套能夠代表現代化城市形象的識別系統,創建一系列公共設施的形象,可以優化人們的生存空間環境。在CIS企業形象策劃日益成熟的今天,人們對形象識別的要求已經不止于停留在淺表的層次上,而是更深刻地從多方位去表述差異化的元素,其中最多的焦點在環境藝術表現中,對此我們稱之為環境識別。公共環境識別系統設計的著眼點在于研究公共空間、城市環境、現代人三者的關系,具體來說公共環境設施是一個開放型的、公開的、由公眾參與和認同的環境空間中的形態,它服務于人,方便于人。
1.公共環境中指示系統的特點及分類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公共識別系統與環境規劃美學的應用實施趨向系統化。在城市設計中,各種指示牌的設計應該充分體現出城市公共識別系統與環境規劃美學的協調發展,二者相依共存。標識導視系統能夠有效的向大眾傳達出企業的價值和信念。與公共環境共存的標識設計,應用于空間同時存在于室內、外環境中,成為現代城市設計不可或缺的組合部分.在喧囂的現代都市生活中,如果缺乏視覺符號是不可想象的。從一條商業街道到一個國際機構,從經過規劃的社區到運輸系統,盡管種種符號所發放的訊息如此廣泛繁瑣、復雜多變,設計師卻依賴那些鮮明、直接的視覺語言架起了空間秩序,力圖傳遞準確的信息,給人們帶來了便利。
1.1 特點
出現在公共環境中的各類指示系統的特點大致為:
1.1.1 指示圖形:數字化標準設計實現了非數據性視覺審美的準確傳達。
1.1.2 應用圖形:明確規范的執行標準定位于科學規劃的顯著位置。
1.1.3 圖形與簡約提示語:引導人們自覺執行與指示系統傳達所需相應的行為準則。
1.1.4 特殊圖形:為未成年人以及殘障人士設置的指示系統。
1.2 類別
指示牌在應用中,許多被作為圖解符號的國際通用指示記號,通常的作用分類為表征性圖形和標識性圖形。
1.2.1、表征性(表意與象征)圖形:包括象征、符號、征兆的中文內涵.英文詞義:symbol、mark、omen、emblem,均涵蓋表征意義。泛指圖形所指事物內容之間的必然相關因素及因果關系等等,視覺信息傳達往往需要二次以上的過程。實際應用中,表征性圖形的視覺傳達過程具備多義性,以不斷適應多元化社會的接納標準。像以往表示異性情愛的心形狀,現已廣泛以全球性的愛心表意;以示吉祥征兆的佛教圖形,在二戰后由于納粹標志圖形與之相似,在西方國家則視之為納粹復活的不詳兇兆。
1.2.2、標識性(記號)圖形:
通常指表示事物與既定的意義之間沒有必然關聯,僅以方便一次性視覺傳達的識記為目的。
記號與符號的語義本質不同在于:前者有較大的變更性,滿足視覺辨認即可,與英文sign詞義相仿,后者仍然要求與內容相應的圖形.所謂“符”,源出于我國古代朝廷傳達旨令及征調兵之用,有嚴密的既定意義,倘若狹義理解,與英文mark 詞義相近。隨著全球信息化、語義圖像化的傳達方式日益簡化,如今在公共場所出現的指示性圖形或標記均已涵蓋多義性,即共同包含Sign、make、或symbol、omen、emblem 等表征意義。
例如:公共場所的停車處,通用"P" 標識,醒目,便于一次性識記.這是源于英文Parking(允許相當時間內機動車輛占據的空間位置)的首寫字母(P),除了停放車輛的旨令以外別無它意。在國外的各類公共服務場所中,以拉丁字母"i" 的視覺傳達的各種形式指示牌比比皆是,這是源于英文信息咨詢(information)的首字母"i" 的視覺形象的變體, 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i" 可“因地制宜”,隨時提供免費服務,讓人們充分感受信息社會的空前便利。這一類由文字詞義直接置換的圖形,稱為語義傳達圖形.反之,若由形象置換的圖形則稱為情境傳達圖形。如zm的卡通米老鼠置換成標識圖形。
在指示牌的設計中,警示性指示系統在各類行業中占相當重要的位置.例如高新技術產品的外包裝及運輸部門常用警示安全的圖形或是小心輕放、勿倒置、防潮等圖形及指示,以便及時xc工作中事故隱患。
綜上所述,各類指示裝置的設計形式應該均以服務于各類環境的允許條件中,同時又不缺乏視覺上的審美要求。
2、標識導向系統的實際應用
每個樓盤小區、商業用地、學校、公園的規劃完成后,我們經常會把目光集中在一些具有的公共設施單體設計上,我們把這個設計稱為城市家具設計,這些家具具體表現為:園區指示系統、公共座椅、垃圾箱、路燈、公共廁所、候車廳等。而且每一個規劃的甲方不論是樓盤小區、商業用地、學校、公園還是開發區科技園,都有自己的企業VI(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一個完整的指示系統是VI 的一部分,盡管指示系統有區別性,但在表現形式上各層次之間應具有廣泛的統一性,具體表現為企業理念與視覺設計的協調性;載體之間應用材料與造型的統一性;載體顏色與企業VI的一致性。與CI 的其他部分MI(Mind Identity)理念識別BI(Behavior Identity)行為識別彼此耦合,可從不同側面準確地反映企業的文化、組織、管理、服務、科學、理念等深層次的要素。指示系統的設計要考慮景觀設計的風格理念,分析設計中自然環境與人文建筑對指示系統的影響,在統一的設計風格中尋求變化。
注重指示系統的功能性為主,過分的突出的單獨載體會破壞景觀的全局效果。而表現為不同企業的指示系統設計應有自己的特色,與其他企業相比,表現為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既表現為內容上的差異性,也表現為形式上的特殊性,千篇一律的指示體統是不能喚起人們對這個企業的記憶和關注的。所以在指示系統載體產品的具體外形上要體現不同企業的文化個性,通過這種差異性產生獨具魅力的企業形象。指示系統在具體操作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產品安裝的可操作性;力學結構的合理性以及材料工藝的可實現性,使其具體尺寸符合園區內行人使用、查找、觀看的舒適與方便。
結論
我們在執行標識導向系統設計前首先要考慮的是產品的適用性,其次是美觀性而兩者的設計依據來源于科學理論,它涉及到多種技術,例如人體的工程學、色彩學、材料學、美學等一系列相關學科。在今后的標識發展中,無論采用何種材料、工藝、科技,我們都不會忘記一個原則:科技本身并非終端,而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突現產品的人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