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肉鵝的飼養價值
鵝是食草家禽,一年四季均可放養,飼養6個月,公鵝體重可達6公斤以上,母鵝可達5公斤以上,7個月的母鵝可開始產蛋,公鵝可出售。養鵝要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飼養管理上務必抓好以下技術要點。
1、雛鵝的培育。
雛鵝是指4周齡內的鵝苗,雛鵝苗在出殼24小時內應給飲水,{dy}次飲水叫潮口或開水。將0.1%高錳酸鉀水盛入水盆或容器內,將鵝頭壓下dj幾次就會自由飲水,隨后的飲水中可加入少量葡萄糖。
先飲水后開食,開食要喂切碎的青綠菜葉拌米飯或開水浸過的碎米,撒在洗凈的淺食盆或塑料布上,讓其啄食。喂料時應少喂勤添,讓其自由采食,隨吃隨添。雛鵝日糧組成(%):碎米(玉米)50、豆餅20、米糠12、麥麩11、魚粉4、貝粉2、食鹽0.3;代謝能2828千卡/公斤,粗蛋白質19。一周齡后加1%沙粒,大小以能吃下為宜。日喂6-8次,白天喂4-6次,晚上喂2次,每次讓鵝吃8分飽。7日齡時,每天每只鵝用碎米15克、青料37克;至10日齡時,碎米20克、青料75克左右,10日齡后喂給配合料。
第2周時,可把精料和青料分開喂,先喂精料后喂青料。視當時天氣情況,也可以將鵝放出欄舍放牧,讓其采食嫩青草葉,最初的放牧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以后逐漸延長放牧時間。11-20日齡精料可由熟喂逐漸過渡為生喂,生喂的逐漸轉為少浸泡或不浸泡,或必喂配合精料。幼鵝舍要適當保溫,墊料要保持清潔干燥,供給充足清潔飲水;保持空氣清新,料槽及用具要經常清洗和避免沾染勞腥油膩,因為雛鵝的消化機能尚不健全,易引起雛鵝死亡。
雛鵝0-7日齡光照時間為8日齡后逐漸過渡到自然光照。雛鵝的適宜溫度:1-5日齡為28℃-30℃。6-10日齡26℃-28℃;11-15日齡22℃-24℃;16-20日齡20℃-22℃;21日齡以后室溫應保持在18℃。溫度適宜,雛鵝安然無聲;溫度偏低,雛鵝出現扎堆,易造成死亡;超過35℃,雛鵝出現張口喘氣、尖叫、遠離熱源。
2、選好后備種鵝。
每年更新種鵝10%左右,5年齡的母鵝全部淘汰。選后備種鵝苗是在70-90日齡時進行,主要根據體型外貌、生長發育進行選擇。公鵝體態要高昂、體形大、健壯活潑、行動敏捷;母鵝要體態優美、體形適中、眼睛靈活有神、頸脖長。
3、加強種鵝的飼養管理。
種鵝的飼養分為四個階段:
①臨產期:母鵝一般在7月齡時開產,臨產期除放牧外,每天每只補稻谷糠麩150-250克,讓其自由采食,并補充鈣質。公鵝在3月齡后每天每只補喂200-250克稻谷,促進其提前換羽,以便在母鵝開產前公鵝有充沛精力配種。 -- 鵝苗批發
②產蛋期:以飼喂為主、放牧為輔。日糧配比是谷物與糠麩之比為1:1,每天定時定量飼喂,并供給充足飲水和碎貝殼等礦物質飼料。
③停產期:將日糧由精料改為粗料,轉入以放牧為主的粗飼期。
④孵化期:用內徑為45厘米、高20厘米的竹籃作窩,內墊軟草,然后將種蛋放在草窩里,一窩12枚,讓母鵝苗就巢孵化,30天后雛鵝便會出殼。
技術支持:廣州網站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