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
靈芝,學名ganoderma,別名:紅芝、赤芝、木靈芝、丹芝、菌靈芝、仙芝、仙草、瑞草、還陽草,子實體多為一年生,木栓質,有柄,菌蓋大小各異、一般為淺褐色、棕褐色或棕紅色。靈芝科菌物在我國有100多種,我們所常見的靈芝就是靈芝屬中的赤芝(ganoderma lucidum),另外靈芝屬中具有藥用價值的靈芝種類還有松杉靈芝(木靈芝)、薄樹芝(薄蓋靈芝)、紫芝(木芝)、樹舌(平蓋靈芝)。《神農本草經》謂靈芝為上上藥,為有效、md的藥用zj。中華傳統醫學長期以來一直視靈芝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ynys的珍貴zcy,歷來被古代帝王作為“長生不老藥”進貢到宮廷,被認為是吉祥、富貴、美好、長壽的象征。
靈芝的結構
組成靈芝的最基本的結構與其他生物一樣,也是細胞,但是組成zj的許多細胞竄連成絲線狀,故被稱為菌絲。生長在朽木或人工培養基中的菌絲體與生長在朽木或培養基上的子實體,都是由zj細胞——菌絲組成。靈芝菌絲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水、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脂類及各種無機鹽等,其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為多糖類、三萜類、核苷類、甾醇類、生物堿類、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類及少量的有機鍺、硒元素等。
靈芝的生活習性
靈芝屬于腐生菌,在自然界中通常長在麻櫟、栲樹、米櫧、青岡、楓樹等樹蔸、木樁和朽木上,但也能在某些活的樹上寄生。主要營養是碳素、氮素和無機鹽,在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基質上靈芝菌絲均能生長。靈芝在高溫、潮濕條件下產生子實體,屬高溫型腐生zj和兼生寄生zj,對溫度適應范圍較廣,菌絲能在5~35℃的溫度內生長,最適宜溫度25±2℃;子實體分化及生長期溫度的范圍為20~30℃,最適為18~20℃。在20~35℃可進行子實體分化,持續在35℃以上,18℃以下不分化。在繁殖生長期如有8~10℃的溫差變化,更有利于分化和生長。菌絲生長期,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70%左右;子實體生長期要求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之間。同時,靈芝也是好氧性zj,對氧氣的需要量大,子實體發育期對CO2濃度較為敏感,要求空氣中CO2濃度控制在0.03%,CO2濃度高時,不分化菌蓋,只長菌柄,形成多枝形狀,稱為“鹿角芝”;如果CO2濃度時高時低,對子實體形成不利。此外,光線對靈芝子實體發育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全黑暗中生長的菌絲體,子實體原基不能分化。
靈芝盆景的制作
通過人工控制的方法造成形態各異的靈芝子實體,再配以雅致美觀的盆器,及山石、樹樁、枯木、綠草等小配件,即可制成形態奇特、色彩絢麗、寓意深遠的靈芝盆景。靈芝盆景在東南亞地區極為受寵。
制作盆景之前,先要進行靈芝菌絲體的培養。盆景靈芝的栽培可采用瓶載或袋載。其培養特性是:如需子實體長得較大,培養料應該充足;如需子實體柄長,應該加長袋口。瓶內菌絲吐的黃水,每天要用xd紗布吸干。出現原基時要選用長的健壯、生長在中間部位的個體,而剔除長在邊緣的較小個體。如用小段木栽培,可以連同小塊段木一起放在盆內,再填以碎石、木屑、苔蘚植物等。靈芝應該足干,為防止長霉和蟲蛀,可涂以防霉防蟲yw。
靈芝子實體造型的制作方法:
1、選用不同口徑的容器,可控制菌枝稀稠:選用大口瓶,則菌枝多,成簇的靈芝似彩云繚繞。選用小口瓶,則多成單枝狀,單個靈芝像如意,形態各異。
2、通過控制氧氣供給造型:將已形成菌蓋而未停止生長的靈芝,放在通氣不良環境中,菌蓋下則出現增生層。從加厚的菌蓋還可以長出二次菌柄,繼續給予不良通氣,菌柄繼續增長,之后給予良好通風條件,二次菌柄上可以形成菌蓋,成為雙層菌蓋。
3、通過控制二氧化碳濃度造型: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1%,不易形成菌蓋,此時菌柄較長且不斷分枝。給瓶子套上塑料筒,外層用牛皮紙包筒,就會生長出長柄、呈鹿角狀靈芝。
4、通過控制溫度造型:將栽培瓶放在溫度20度以下,就會形成長柄、粗柄或不規則菌蓋。
5、通過酒精涂抹造型:對正在生長的菌枝{jd0}涂抹酒精,即可出現柄粗、菌蓋偏生等不同形狀。
6、通過光照造型:靈芝子實體生長有趨光性,通過控制光線的方向、強弱,能使造型多樣化。通過調節光質與光的強度,可以影響菌蓋大小和菌柄粗細。
7、通過不同品種造型:靈芝屬中品種甚多,選用赤芝、紫芝、黒芝等不同品種,造成顏色與形態各異的藝術盆景。
靈芝盆景的養護
靈芝盆景{zh0}每隔幾天用濕布擦抹靈芝子實體表面的粉塵,可增加靈芝子實體表面的新鮮度,也可用植物油擦抹。靈芝盆景不需要澆水、施肥,也不需要見陽光、承雨露,放在通風干燥處即可。天氣變化容易引起靈芝子實體上的蟲蛀,出現青霉菌、毛霉菌和根霉菌等雜菌感染。防治方法:接種過程要嚴格無菌操作;培養料xd要徹底;適當通風,降低濕度;輕度感染的用xd刀片將局部雜菌和周圍樹皮刮除,再涂抹濃石灰乳,或用蘸75%酒精的脫脂棉填入孔穴中;污染嚴重的應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