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承諾傳幫帶,“羅政米粉王國”漸成氣候
“我的特長就是做米粉,已做了20多年。作為黨員,我要響應黨的號召,承諾帶頭致富,把我們村的米粉產業做大做強。”帶頭承諾的是北流市民樂鎮羅政村54歲的老黨員凌光耀。現在他dx了承諾,打響了具有自主商標的“羅政米粉”品牌。
在傳幫帶的“蝴蝶效應”下,羅政村人開始參與米粉加工,在請幫工時首先就是請自己熟悉的親戚鄰里,隨后羅政村人的米粉大軍就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在凌光耀的帶動下,如今羅政村大大小小的米粉加工企業已有10多家,全村米粉年產值達到460萬元。
“羅政米粉王國”的掌舵人并不好當。“打開了米粉銷路不等于高枕無憂,我要做有良心的生意,讓消費者放心滿意。”凌光耀針對當前加工米粉存在的“潛規則”,他是堅決反對的。“一做就要做好品質的米粉,不能砸壞了羅政米粉的招牌。”
好米好水好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他廣西特產米粉、北流羅政米粉、廣西干米粉、廣西米粉、玉林米粉、北流特產米粉、玉林特產米粉始終是站在{dy}線的。無論是原材料選取,還是工藝流程的試驗,他都要親力親為,為的就是米粉的好品質。羅政米粉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它采用的水是清澈純凈的大容山泉水,含有多種礦物質;選用羅政村{ctr}無公害的優質稻米。
“當一名黨員,就要盡力為村民帶頭致富,富裕了自己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創業。”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凌光耀向全體村民承諾,辦一家上規模的米粉加工廠,解決部分村民就近就業的問題,發展羅政村的特色產業。在黨員的帶動下,羅政村辦起了米粉廠、玩具廠、木板廠,繼生態農業之后,生態工業成為村民們致富的新路子。
當好米粉信息傳遞員,幫助米粉加工戶理清發展新思路。凌光耀充分發揮見多識廣、眼界開闊的優勢,每周三晚上,在羅政村華北組鐘惠蘭戶農家黨校課堂上,凌光耀就是主講師,主動為群眾充當市場信息傳遞員,向群眾傳播發布致富信息,與米粉加工戶商討羅政米粉產業發展的事宜,當好羅政米粉發展的參謀。
工藝提升作坊升級為公司,謀求羅政米粉業新發展
1989年底,凌光耀白手起家辦起自己的作坊式米粉廠,那時候{yt}手工制作200~300公斤米粉,一年收入可以達到3000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這成就了他人生的{dy}桶金。1995年,他采用首臺機制米粉設備,開始了機制米粉的生產。現在,他兩個兒子也正式加盟父親的米粉企業,負責營銷、策劃等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他不斷研究怎樣提高生產工藝,目前其米粉公司是玉林市{wy}一家采用雙磨技術進行生產的企業,制成后的羅政米粉白如晶冰,細如青絲,韌如膠簧,松如細絮,深受市民喜愛,產品除了供給周邊縣市外,還遠銷粵、港、澳、臺等地。
目前,凌光耀正另辟蹊徑,擴展銷售途徑,將產品銷售充分應用信息化。他認為羅政米粉產業有大市場,在做品牌、保質量,包括擴大生產基地,都要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針對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凌光耀的意識并不落后,他在2008年就辦起了北流市{dy}家干米粉銷售網站,拓展了銷售渠道。凌光耀說,網絡銷售平臺讓羅政米粉提升了知名度,提高了全村米粉加工企業感應市場的能力,拓寬了羅政米粉的銷售市場,村民收入就多了。
2010年2月,他將生產廠房搬遷到交通方便的公路邊,擴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建設有原料倉庫、生產車間、辦公及工間休息室、化驗室、成品倉庫等,并取得了QS標志的食品安全質量認證。引進了一條大型機械化生產線,將米粉產能由年產15萬公斤提升到30萬公斤。今年春節期間,凌光耀在羅政村投資50余萬元建設的新廠房正式投入生產,招收10多名本地員工。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與教育,使我進一步增強了作為黨員的責任感,也更加堅定了我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的決心與信心。”在今年“七一”前夕,凌光耀在民樂鎮黨員創業致富座談會上,他作出自豪的表態,“我希望今年羅政米粉產值能達600萬元以上,從而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晏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