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壓印法
熱壓印法是將模塊加熱到鍛造溫度后,用預先準備好的模芯壓入模塊而擠壓出型槽的方法。模芯可用零件本身或事先專門加工的模芯。用零件作模芯時,由于未考慮冷卻后的收縮,因此只適宜制作幾何形狀要求不嚴的零件,如起重釣鉤等。對于零件形狀較復雜而精度要求較高時,必須事先加工好模芯。一般模芯的材料可用T7、T8或 5CrMnMo鋼制作,淬火后硬度可達50~55HRC。模芯要有起模斜度,所有的尺寸應按鍛件尺寸放出收縮量,一般取1.5%~2.0%,因考慮到模面還需后續加工,在高度方向也應加放5~15mm的加工余量。 在模芯壓入模塊的過程中,模芯與型槽中流動的金屬間所產生的摩擦阻力使型槽的型口 形成圓弧。為了xc型口的圓弧面,在壓制型槽的過程中,必須將分模面帶圓弧部分用機加工的方法去除,然后再壓一次,方能得到輪廓較為清晰的型槽。
(2)冷擠壓法
擠壓模頭具有要成形零件的外部形狀,經過淬火、拋光,然后在連續增加的壓力作用下,以0.1~10mm/min的速度強行擠入較軟的退火鋼塊,這樣在鋼塊中就形成了擠壓模頭復制的凹模型。型腔冷擠壓的形式有開式擠壓和閉式擠壓兩種。這種工藝限于模頭{zd0}承受壓力約3000MPa并受到退火后鋼塊屈服強度的限制。冷擠壓的{zj0}條件是將鋼塊退火到屈服強度600MPa。在擠壓過程中,鋼塊的邊緣也被牽引下去,擠壓完成后,必須將收縮部分用切削的辦法除去,在確定擠壓深度時就應考慮到這一點。 冷擠壓制模法克服了熱擠壓型腔存在氧化皮和冷縮對精度的影響,因此精度更高。冷擠 壓工藝通常用來制造質量輕的小模具。擠壓法生產比其他方法生產具有更多的優點,制造凸模型通常比制造凹模型要方便,除此之外,短期內可用一個擠壓模頭制造幾個相同的凹型。 由于材料的結構未被破壞,和機械制造法相比,可得到更好的表面質量和高的效率。未被破壞的結構,還可使模具使用壽命增強。但擠壓模頭和鋼塊的力學性能使冷擠壓受到了一些限制,如需要的壓力更大,對模芯的強度要求更高。
(3)超塑性擠壓法
超塑性擠壓法是利用材料在超塑性狀態下,以成形沖頭將型腔擠壓成形的方法。處于高塑性狀態的材料擠壓成型腔,表面光潔、尺寸jq;材料變形抗力低,與冷擠壓相比可降低擠壓力約幾十分之一;此外,模具從設計到加工都得到簡化,材料消耗減少,模具成本降低,模具壽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