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氯化銨行情繼續大幅走跌,局地{zd0}跌幅超過每噸100元。然而,降價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市場需求維持低迷,廠家庫存不降反增。有業內觀點指出,4月以來多種因素導致的需求減弱是壓抑氯化銨市場行情的主要因素,現階段價格已失去意義。
本報監測顯示,截至5月底,國內濕銨主流報價600~650元(噸價,下同),部分廠家成交跌破600元;干銨報價700~750元,而西南個別廠家大宗成交價已逼近600元。
自去年底至今年3月,氯化銨價格保持穩中有升,3月初濕銨主流報價還穩定在800~850元,干銨報價900~950元。但3月中旬后價格就一路下滑,至5月底跌幅達200元。
然而,降價并沒有給銷售帶來動力。4月以來,純堿廠家氯化銨庫存激增,出貨困難。以河南金山為例,雖然目前裝置開工率已降至八成,且成交議價空間加大,但新單仍不理想,庫存壓力難以緩解。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氯化銨市場低迷并不是價格因素造成的,下游沒有需求才是根源所在。
出口方面,今年氯化銨直接和間接出口大幅減量已在意料之中。國家海關數據顯示,1~4月中國肥料用氯化銨出口2.15萬噸,同比下降74.46%;非肥料用氯化銨1~4月出口4.18萬噸,同比增長5.26%。但總體看,1~4月氯化銨出口總量還是同比下降了48.93%。同時,氯化銨間接出口也在下降。生產二元肥需要大量使用氯化銨,4月份中國氮磷二元肥出口6036噸,同比下降37.77%;1~4月氮磷二元肥累計出口4.03萬噸,同比下降 89.3%。
國內市場也在發生變化。一方面,今年4月以來以尿素為首的化肥市場開始大幅跌價,行情低迷,交投清淡,加上復合肥開工率不高,幾乎沒有大規模原料采購。另一方面,化肥產品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以復合肥為例,近年來,隨著高氮肥、硝硫基等新型復合肥產品層出不窮,傳統“3個15%”含量復合肥市場份額不斷縮減,氯化銨作為傳統復合肥原料的用量也隨之下滑。
進入夏季,國內化肥市場將進入淡季,氯化銨短期難樂觀。為緩解市場供求壓力,部分廠家或選擇限產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