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易得瑞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廣州PC車篷供應商
工程塑料發展預測(一)
工程塑料一般是指可以作為結構材料承受機械應力、能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和較為苛刻的化學及物理環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工程塑料可分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兩大類。通用工程塑料通常是指己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應用范圍較廣的5種塑料,即聚酰胺(尼龍,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酯(主要是PBT)及聚苯醚(PPO)。有些通用塑料經改性使其升級或工程化后,性能接近于通用工程塑料,如改性聚丙烯(PP)、改性苯乙烯系聚合物(ABS、SAN等)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有時也稱為工程塑料,或更準確地稱為準工程塑料。而特種工程塑料則是指性能更加優異獨特、尚未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或生產規模較小、用途相對較窄的一些塑料,如聚苯硫醚(PPS)、聚酰亞胺(PI)、聚砜(PSF)、聚醚酮(PEK)、液晶聚合物(LCP)等。
工程塑料性能優良,可替代金屬作結構材料,被廣泛應用了電子電氣、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領域。總體上說,工程塑料的主要應用市場及其份額依次是:電子電氣占25%,汽車占22%,機械占20%,日用消費品占10%,其他占23%。工程塑料的發展非常迅速,每年都以7%~10%的速度增長,其中PA的應用量和產量仍居五大塑料之首。
世界市場現狀
2000年世界工程塑料市場為553.3萬噸,其中,北美占32.4%,歐洲占31.6%,亞太地區(除日本)占22.2%,日本占12.6%,其他地區占1.2%。北美地區市場為179.1萬噸,預計2000~2005年年均增長率為6.7% ;歐洲為175.1萬噸,同期年均增長率為8.1% ;亞洲為123萬噸,同期年均增長率為11.3% ;日本為69.5萬噸,年均增長率為5.4% ;其他地區為6.6萬噸,年均增長率為8.2%。
在全球2000年553.3萬噸需求量中,PA(聚酰胺)占35%,PC(聚碳酸酯)占32%,POM(聚甲醛)占11%,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0%,HPP(高功能聚合物,包括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高溫尼龍、聚醚酮、聚醚亞胺、聚醚砜、聚偏二氟乙烯)占5%,PPE(聚苯醚)占3%,PET(聚酯)占2%,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占2%.
由于世界經濟發展減速,2001年大多數工程塑料需求的增長率均下降10%以上。據分析,ABS需求增長率從2000年4%~5%下降至2001年-18%。尼龍需求增長率相應從7%~9%下降至-10%。聚甲醛需求增長率相應從5%~6%下降至-12%。聚碳酸酯需求增長率相應從8%下降至-15%。聚苯硫醚需求增長率相應從8%下降至-10%~ -12%。美國2001年聚苯硫醚需求下降10%~15%,歐洲需求下降5%~8%,亞太地區需求下降10%~12%。盡管歐美甚至亞洲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經濟發展減緩,但在今后五年內,預計工程塑料市場年均增長率仍將達到8%,將由2000年553萬噸增加到2005年850萬噸,由2001年銷售額23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30億美元。亞洲將是主要的需求增長地區,其年增長率將達到11.3%。
由于世界經濟發展減速,2001年大多數工程塑料需求的增長率均下降10%以上。據分析,ABS需求增長率從2000年4%~5%下降至2001年-18%。尼龍需求增長率相應從7%~9%下降至-10%。聚甲醛需求增長率相應從5%~6%下降至-12%。聚碳酸酯需求增長率相應從8%下降至-15%。聚苯硫醚需求增長率相應從8%下降至-10%~ -12%。美國2001年聚苯硫醚需求下降10%~15%,歐洲需求下降5%~8%,亞太地區需求下降10%~12%。盡管歐美甚至亞洲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經濟發展減緩,但在今后五年內,預計工程塑料市場年均增長率仍將達到8%,將由2000年553萬噸增加到2005年850萬噸,由2001年銷售額23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30億美元。亞洲將是主要的需求增長地區,其年增長率將達到11.3%.
世界主要的工程塑料生產商—拜爾公司、巴斯夫公司、杜邦公司、GE塑料公司和Ticona公司等仍在追加投資以滿足工程塑料未來增長的需求。索爾維公司并購了BP公司的功能塑料業務,將工程塑料作為戰略性投資領域。塞拉尼斯子公司Ticona公司2001年投入新建裝置的投資超過9000萬美元。據統計,世界前四位尼龍(6和66)的生產商分別是:陶氏化學公司39萬噸/年(占全球份額24.4%),巴斯夫公司22萬噸/年(占13.8%),GE/霍尼維爾公司20萬噸/年(占12.5%),羅地亞公司14.5萬噸/年(占9.1%),其他公司64.5萬噸/年(占40.2%),全球總產能160萬噸/年。2000年全球聚碳酸酯總產能211萬噸,GE塑料公司占43%,拜爾公司占30%,陶氏化學公司占11%,其他占16%。預計到2005年聚碳酸酯將產能336萬噸,GE塑料公司占34%,拜爾公司占34%,陶氏化學公司占10%,其他公司占22%。
拜爾公司正在擴增(尤其是亞洲)聚碳酸酯能力,預計亞洲今后幾年的年均增長率將超過10%。拜爾投資10億歐元將使其在全球五個生產中心的Makrolon聚碳酸酯能力翻番,由2000年65萬噸/年 擴增至130萬噸/年。泰國馬塔府的聚碳酸酯能力將從5萬噸/年擴增至2005年35萬噸/年。中國上海漕涇化學工業區到2004年底將新增能力10萬噸/年,{dy}階段投資4.5億美元,生產聚碳酸酯5萬噸/年。在歐洲德國和比利時,2005年聚碳酸酯產能將達50萬噸/年。美國得州貝湯產能將達35萬噸/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采用無光氣熔融法新技術生產4萬噸/年 聚碳酸酯裝置也已投產。GE塑料公司也在西班牙卡塔吉納投資聚碳酸酯項目,包括三條13萬噸/年生產線,{dy}套13萬噸/年裝置己投運,第二和第三套裝置將于2002年和2005年投產。陶氏化學公司也在德國施塔德和韓國增加聚碳酸酯產能。在施塔德生產光盤Calibre 1080 DVD高功能聚碳酸酯的6萬噸/年裝置業已投產。LG-陶氏化學聚碳酸酯公司(陶氏化學與LG化學50/50的合資企業)在韓國麗水的6.5萬噸/年裝置也于2001年9月投產,并將迅速擴能至13萬噸/年(包括生產Calibre 1080 DVD級聚碳酸酯)。
預計未來幾年內,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年增長率為7%~9%。據分析,主要由于電子電器組件、光導纖維以及與聚碳酸酯的摻混物用于汽車零部件需求的增長所驅動,西歐PBT樹脂需求量2000年達到11萬噸,比1999年增長9%。預計歐洲PBT總生產能力將由2000年20萬噸/年增加到2003年30萬噸/年。在今后幾年內,聚甲醛市場的年均增長率預計為5%。一些公司正在擴大PBT和聚甲醛產能。巴斯夫公司正在增強其PBT、聚甲醛等工程塑料在全球的競爭地位,如擴增了在馬來西亞關丹的PBT生產能力。Ticona公司與DSM公司聯合投資歐洲PBT項目,5萬~6萬噸/年新裝置可望2003年投運。Ticona公司還與日本帝人公司成立合資企業—WinTech聚合物公司在日本松山建設5萬噸/年PBT裝置,擬于2002年投產。拜爾公司與杜邦公司合作在德國烏曲普建設8萬噸/年PBT裝置,定于2003年投產。Ticona公司同時擴增聚甲醛產能,將使其德國7.7萬噸/年 聚甲醛裝置到2002年底擴增到10萬噸/年。還與日本聚合塑料公司和三菱瓦斯化學公司合作投資1.28億美元在中國南通建設6萬噸/年聚甲醛裝置,定于2004年投產。該公司還投資在美國建設3萬噸/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裝置,并將使其美國Vectra 液晶聚合物產能到2002年擴增至5300噸/年。
在今后幾年內,工程塑料的市場需求量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2005年需求量將達到850萬噸,其中亞洲是主要的需求增長地區,年均增長率將達11.3%。
一些新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品種也在開發和生產之中。Ticona公司開發了新的聚苯硫醚(PPS)和Topas聚合物(環烯烴共聚物),3萬噸/年Topas聚合物裝置己經投產。巴斯夫公司開發基于聚砜和聚醚砜的Ultrason S和Ultrason E高功能工程塑料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抗油、抗水性能,Ultrason E可連續工作在190℃溫度下,耐溫限度可高達390℃。現已將這種耐高溫工程塑料生產能力由3000噸/年 擴增到5000 噸/年。諾瓦化學公司推出Zylar 94-568高性能工程塑料(改進的抗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體),具有比聚碳酸酯或ABS樹脂更好的韌度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