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和美陶瓷公司自主研發的特殊金屬釉處理技術,成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據悉,該技術的運用將有效減少陶瓷生產的污染物排放,使節能減排實用效果提升25%。
據了解,按照傳統工藝生產陶瓷,一般需要進行兩次燒焙。{dy}次是陶瓷成坯后,被送進1100度以上的窯爐中燒焙成形,第二次是上釉后再送進1050度以上高溫窯爐中燒焙。整個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燃料來維持窯爐高溫,而高溫燒焙同時也將產生粉塵、濃煙等污染物。“隨著佛山產業升級的逐步推進,這種耗能、污染較大的生產工藝已無法滿足陶瓷企業再發展的需要。”和美陶瓷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進陶瓷行業生產工藝的更新,該企業于去年建立了南海區建陶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并投入近300萬元研發節能減排的新工藝。依靠自身的研發力量,技術人員摒棄傳統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實驗的做法,終于成功發明特殊金屬釉新技術。
據悉,在采用特殊金屬釉處理技術后,陶瓷生產的第二次燒焙溫度僅需要400度,從而大大縮短燃燒時間,減少了所需燃料。同時,因高溫產生的污染也相應得到減少,節能減排實效可提升25%。目前,該技術已成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推薦評定為南海區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佛山市三等獎(公示階段),并正在申報省科技創新成果獎。
對此,南海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全市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要求,南海將分批分階段對污染重、能耗高、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陶瓷企業進行整治、就地關停和土地功能置換。同時鼓勵一批有zmpp、節能環保、技術創新有優勢的企業做優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