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雖然瑞麗紅木家具的整體工藝水平與廣州等地相比,還稍有差距,但瑞麗紅木家具敢用大料、實料,這使得瑞麗紅木家具的質量相當過硬。
從今年四五月到現在,部分紅木原料的價格成倍上漲,有的上漲了6倍之多。原因是明年緬甸將禁止紅木原料出口,這也引發了紅木家具產品的價格上漲,目前,瑞麗市場的紅木家具價格上漲幅度在15%到30%,市場火爆,有商家不到一月,一個店就賣出20多套紅木家具。但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原料暴漲將導致紅木行業洗牌,一些工藝差、資金鏈緊張的紅木企業將被淘汰。
紅木企業該如何應對原料“危機”,未來紅木產業該如何發展?這成為現在從業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市場
瑞麗紅木家具銷售火爆
“不到一個月,僅僅我們店就賣了20多套紅木家具了。”瑞麗連連紅紅木家具負責人之一胡云南對于這樣的銷量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現在,他們廠房的四條生產線每天都加班生產,但還是供不應求,直銷店里只剩下幾套紅木茶幾,他們不得不將之前擺放在一些賣場里的老貨調回來,讓店面看上去不那么空。
銷量暴漲,但胡云南已經不再接訂單了,因為這意味著可能會虧本。在瑞麗,很多紅木生產企業和他們一樣,都不再接訂單。“因為現在價格太高,如果按照現在的原材料價格接訂單,明年誰也不知道價格是上漲還是下滑,很有可能會虧本。如果生產出來的家具價格暴漲,顧客就不愿意買了。”
紅木家具銷售的增長是近幾個月才開始的,源于最近傳出的消息:緬甸將于明年4月1日開始停止紅木原料的出口導致紅木原料價格暴漲。
從今年6月開始,新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CITES公約)生效,《公約》中,中國紅木產業用材中,有交趾黃檀、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由附錄III被升列至附錄II,加上附錄原有的檀香紫檀和附錄I的巴西黑黃檀,目前共計有7種重要紅木樹種進入了一、二級保護植物目錄,這意味著這些樹種都要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才能進行國際貿易。
據緬甸《新聞周刊》報道,緬甸將從2014年4月1日開始停止原木的出口。根據正在制定中的林業發展規劃,原木出口從2014-2015財年開始將全部停止,木材必須經加工提高其價值后方可出口。此外,從2012年起至2016年,將逐年遞減15%的緬甸柚木和20%的硬木采伐量,勃固山脈的柚木和硬木采伐量將分別減少75%和22%。這表示在2014年4月之前,現今的采伐文件都要清理。
消息一傳出,紅木原料價格 “瘋狂”上漲。
“50公分(木料直徑)左右緬甸酸枝木價格已經漲到了23000元/噸,今年5月9000左右就可以拿到,漲了一倍多。”瑞麗德冠恒隆紅木家具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尹家順說。原料漲價大概是從7月份開始的,隨后每個月都會大幅度地上漲。
“緬甸花梨直徑70公分的現在有報價已經到6萬多一噸,上半年我們買的是8000元/噸。”連連紅紅木家具一負責人介紹,其他紅木家具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上漲。
原料的暴漲導致紅木家具也跟著漲價,據了解,目前瑞麗紅木家具的漲幅在15%到30%。相較于其他地方的紅木家具銷售低迷狀況,瑞麗紅木家具卻銷售火爆。 對于瑞麗紅木市場為何受原材料影響不大,南亞紅木家具國際博覽中心執行總經理周永德介紹,首先,瑞麗具有的源頭優勢不可忽視,因為瑞麗靠近緬甸,緬甸的酸枝和花梨等是紅木家具的主要原料,從成本上得到了控制。其次,在瑞麗落地生產,企業租金實惠,成本相對較東部地區低;還有,瑞麗是本地廠家加工,具有用工優勢,本地生產、加工、銷售還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這就減少了一些成本,再加上瑞麗市政府部門對紅木產業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從政策等方面給予了優惠。
除了以上優勢,瑞麗的紅木家具還可以保證貨真價實。“在很多地方,有人用其他相似的木材冒充紅木,甚至有些行家都看不出來,但在瑞麗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影響
中國紅木企業將面臨行業洗牌
“這一下讓很多紅木企業不知道方向了,包括我本人,一開始都有些適應不了。”鄧志文說,現在企業的銷售很穩定,但也不再接受訂單。
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次紅木原料價格的暴漲對紅木產業將帶來一次沖擊。鄧志文介紹,“紅木企業或許將面臨一個大浪淘沙的時代,行業將進行洗牌。”
“原料價格高漲,必然會導致一些紅木家具企業和廠家資金緊缺,如果沒有原料供給,那這樣的廠家必然面臨停產和半停產,{zh1}將面臨淘汰。”
但鄧志文認為,行業洗牌是好事,“不優化、不淘汰,就沒有競爭力,就不會有精品。”他覺得,一些小的企業和廠家被淘汰,會讓更多人思考該如果將紅木產業做得更好,更有競爭力。
鄧志文說,他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有一些紅木廠家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了。
應對
到緬甸設加工廠 國內紅木企業應打造“精品化”
從目前來看,緬甸禁止原料出口已成定局。對于紅木企業來說,更多的是思考面臨的困境,尋找出路。
鄧志文分析說,緬甸禁止紅木原料出口,意味著他們將在國內加工,其實目的在于增加國內的就業,但他們國內加工的水平并不高。針對這樣的情況,中國的紅木企業應該了解對方的需求,可以到緬甸設立加工廠,通過初步加工然后再運回國內生產,這樣可以減少企業的成本,同時又能保證企業正常的經營。但這需要政府以及行業協會等方面與緬甸政府協調。
“政府和行業協會引導和協調政府關系,會比企業單打獨斗少走很多彎路。”鄧志文覺得,未來紅木產業要做大做強,“一定要做文化”。
紅木企業最擔心的問題—原料暴漲出現以后,鄧志文也迷茫過一段時間,這也讓他反思未來的出路,“我明年的定位就是要打造精品,提升紅木家具的工藝。”
“明年確實會倒閉一些廠,耗材大,工藝不過關,資金鏈的問題,會淘汰一些。但只要紅木企業提升自身品牌的質量,從款式和文化等各方面去做努力,是沒有問題的。原料貴沒事,我們做文化,做成文化,賣文化,而不是賣家具。”雖然目前原材料暴漲,但鄧志文對前景顯然更有信心。
憑著這樣的信心,目前鄧志文將金星石木文化城一期五樓全部租下,準備打造一個紅木家具精品區,雖然目前還沒有命名,但在他心里,這里將有中國{dywe}的紅木精品,這里將可以欣賞到文化氣息濃厚的紅木產品。
他的信心,還來自于紅木家具的剛性需求,紅木雖然看上去像sc品,價格昂貴,但其實剛性需求很足,“一套紅木沙發可能幾十萬,但紅木家具不僅可以收藏,還可以代代相傳,一套zp沙發要幾萬,但能用五到八年就不錯了,所以算下來,還是紅木家具更劃算。”
除了做文化,瑞麗德冠恒隆紅木家具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尹家順認為,因為紅木原料稀缺,對于生產紅木家具的廢料也應該加以利用。
“目前很多家具廠都是將其直接當柴火燒了。”尹家順覺得紅木資源越來越少,燒了很可惜。
而之所以燒掉,是因為針對廢料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一旦投入就要有場地、機械、人員,此外還要有市場,不說其他的,現在利用這些廢料做出的產品市場并不是很好,廠家還是要考慮到效益的問題,所以都不愿投入,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資源越來越少,未來這些產品也將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