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布服裝水洗整理工藝由傳統的漂洗、石磨發展到酶洗、石磨等,當今較為流行的有牛仔布服裝的纖維素酶石磨整理、生物拋光整理和純棉服裝的免燙整理等。現將各工序工藝配方及操作要求分述如下。
①退漿。退漿的目的是去除服裝上的漿料,以利于后加工有良好的生產條件。由于牛仔布大多用淀粉或變性淀粉漿料,所以可用淀粉酶進行退漿。常用退漿工藝配方(以每升計):BF--7658淀粉酶1~2g,食鹽2--5g,滲透劑1~2g,冰醋酸0.5~1.5mL,柔軟劑0--2g。工藝條件:pH值6~7,浴比1:10—15,溫度50~60C,時間30min。因牛仔布上通常殘留堿,退漿浴中加入醋酸,調節pH值6~7,使BF--7658淀粉酶發揮{zj0}性能。加入柔軟劑是為了某些厚重牛仔布在退漿過程中產生條痕。工藝條件:纖維素酶1.0%~1.5%(對衣物重量),pH值4.5~5.5(酸性酶),6~8(中性酶),處理時間45~120min,溫度50~60C,浮石用量0~0.5kg/kg衣物(根據泛舊程度而定),浴比1:10~15。用纖維素酶進行石磨水洗,可大大減少浮石用量(僅用原浮石用量的25%左右),甚至可不用浮石。同時可增加水洗機的洗衣容量,減輕環境污染。由于衣物上浮石粉磨的減少,洗后衣物手感明顯柔軟、自然、色澤亮麗。在石磨水洗過程中,脫落在水洗浴中的靛藍染料,在pH為6以下,有明顯的返沾色現象,而導致牛仔布縫含嵌線和內口袋材料變藍,整理后的藍/白對比風格減少。當水洗浴中pH在7以上時,返沾色現象將明顯減少。故中性纖維素酶適用于高品位服裝整理。酸性纖維素酶則可用于低品位和各種石磨漂洗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