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服裝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行業逐漸向科技化、健康化等方向發展,這也對我國服裝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是中國從服裝大國建設服裝強國的關鍵。建設服裝強國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裝科技生產力的跨越式進步,實現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
由上圖可見,我國服裝行業原材料供應省份多分布在沿海地區,隨著中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廣州制衣廠銷售,廣州男裝銷售,廣州女裝銷售,中西部各個省份開始承接產業轉移的大潮、服裝產業由沿海向內地轉移、各地興建服裝工業園區。2012年內陸省份已經成為服裝企業投資活躍的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仍然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省逆勢而上,實現了較快發展。
2012年1-6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24.7億件,比2011年同期增長7.73%,其中梭織服裝63.52億件,針織服裝61.18億件,分別比2011年同期增長8.05%和7.40%。;規模以上企業14243家,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66%;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66%;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4538億元。
我國服裝企業要認清當前形勢,看清行業發展方向,加快產業升級,不斷推出mp產品,打造價值鏈營銷,實現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總體來說我國服裝行業呈上升趨勢,而隨著一些電商的加入,使得競爭更加激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為用戶謀取了更多優惠和便捷。繼而服裝特賣活動在這種環境下產生,主攻圖書產品的當當也進入了服裝的特賣行列。當當網3月底在自家特賣頻道“尾品匯”展開聲勢浩大的特賣活動,在為用戶提供優惠的同時,也對整個服裝行業有著積極進步的影響。
清明小長假期間,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顯示,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后,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工業化
服裝工業化生產的工藝流程是:產品計劃→選定設計→樣品制做→工業化樣衣制做→紙樣擴號(尺寸放大與縮小)→裁剪→縫制→整燙→檢驗→成品。
服裝生產的主要設備是工業縫紉機和裁剪與整理熨燙設備。工業縫紉機發展趨向是;高速、單機自動縫紉、單機專用縫紉和多工位自動縫紉。為提高設計和管理能力,服裝行業中已開始應用電子計算機。
70年代以來,關于服裝功效的科學研究受到人們很大的重視。其內容是:
①研究人體、服裝與環境氣候之間的關系;
②研究服裝材料的服用性能;
③對不同使用范圍作{zj0}服裝設計;
④從健康、衛生和舒適方面改善服裝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