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戶型受歡迎 報業免稅房展兩天成交126套
昨天下午,為期兩天的報業精品樓盤展在免稅廣場落下帷幕。據主辦方統計,除去僅作現場推廣的公園道項目外,其余8個參展精品樓盤共完成現場成交126套,單個項目{zg}成交量超過20套。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本屆房展上的看房購房者多數是自住型消費者,少部分為本地投資客;成交戶型集中在70到10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其中也有少量40至50平方米的單身公寓。
市民冒雨參展有誠意
相對于連續兩天的陰雨天氣,這次房展的現場人流量、推廣效果,以及最終的成交量讓很多參展商都深感滿意。正如現場一位銷售經理所言:“能在大雨中完成這樣的銷售成績出乎我們的意料,這也說明冒雨觀展的消費者都很有誠意。”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也發現,與以往的綜合性房展相比,此次精品樓盤展不僅參展項目有代表性,參展市民的購房欲望普遍較高,目標也很明確。
自住型需求仍是消費主力
正在中珠上城展位前咨詢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女友剛畢業兩年,都在吉大工作,目前的經濟實力還買不起公司附近的房子。此次和女友一起觀展,主要是看看新香洲、南屏等地方的樓盤。
“我們現在租的房子每月租金就要1200多元,而買個價格便宜的小戶型,月供也才2000多元。”王先生認為租房“很不劃算”,盡管目前市區的房價仍偏高,但考慮以后房價不一定會再降,因此和女友決定早點買房。
記者現場采訪了多位看房者,發現絕大多數購房者都是出于自住型需求,其中既有像王先生那樣年輕的首次置業者,也有部分出于改善型需求的二次置業者,這部分人多數為40歲左右的公務員、教師或公司白領。
成交樓房以中小戶型為主
嶺南世家項目在房展期間成交了20套,這個銷售成績讓該項目銷售人員李鴻昌覺得 “很理想”。李鴻昌介紹說,這20套成交樓房基本都是面積在70到9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購買者多是首次置業的年輕人。
事實上,中小戶型受歡迎也是本次房展的一大特點。記者在多家參展項目的客戶調查表上看到,超過80%的客戶填寫的目標戶型都是80至110平米的兩房兩廳,或小三房,鮮有超過130平方米的大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