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紙箱廠造紙業一種以來都是被指責為“白紙黑水”,排放廢水嚴重的污染了環境。對一些造紙業實現低碳化的綠色轉型刻不容緩,首先需要發展關鍵的支撐技術,包括林紙的一體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同時也需要各大使用紙材料的企業注意材料的選取,如一些紙箱廠,印刷廠等,從另一方面促進東莞紙箱廠的發展與技術創新。
中國造紙協會的秘書長趙偉在“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2010”論壇上面說到,從2007年到2009年末,造紙業已淘汰落后產能600萬噸,主要集中在以生產低檔的文化紙或包裝紙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生產原料以草漿為主,環保排放亦無法達標。
據統計得出,東莞寮步紙箱廠我國的造紙業每年將排放超過2000萬噸的生物活性污和堿回收泥,一般是填埋或焚燒處理。“我們可以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這樣還可以xc二次污染。”張美云說,目前通過運用廢棄物資源化技術,造紙企業把活性污泥配成有機肥,把白泥制成填料等。保障紙張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我們還要追求造紙業的綠色化。綜合能耗低,廢水污染小的紙張產品。通過技術創新,我國造紙業在這些方面有了較大進步。”張美云說,綠色支撐技術已經并將繼續為造紙業的低碳綠色發展提供技術保障,也將成為各大紙張利用行業、東莞紙箱廠追求的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技術,造紙業作為傳統產業,只有不斷的技術進步才能保持與低碳經濟同步,并從中獲益。
寮步紙箱廠家據悉,2000年,我國紙張生產量為3050萬噸,消費量為3575萬噸;2009年,紙張生產量達8640萬噸,消費量為8569萬噸。按照我國造紙業發展速度,預計到2015年紙張產量將達1億噸。這很大一部分用在了紙箱廠的包裝行業,印刷行業等。然而如此巨大的產量,原料從何而來?在紙漿領域采取高得率紙漿等新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原料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國科技人員對高得率紙漿過程中的各項技術進行了專門研究,研究成果大部分已應用到造紙工業的實際生產中去。張美云說,在今后一段時間里,非木材纖維材料仍占有一定比例,非木材原料能否實現清潔生產,影響到我國造紙業清潔生產的整體水平。通過自主創新,我國開發了非木材纖維材料資源利用率高、產品性能提升,又消耗低的實用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