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連任19年美聯儲主席的cj你是聽多了,可是你聽過下面的“男士內褲理論”嗎?格林斯潘認為,男士內褲越暢銷,經濟形勢越好,反之亦然。
而格林斯潘的男士內褲理論,這一次居然又應驗了...美國經濟不斷轉好,而美國男士內褲銷量也不斷增加,自2009年以來北美男士內褲銷售額已經增加了11億美元。
格林斯潘的這一理論由其好友Robert Krulwich2008年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臺采訪時透露。當時主持人詢問Robert格林斯潘掌握經濟形勢的秘訣是什么,Robert回答說,格林斯潘 的秘訣在于傾聽民聲,比如他會看當時男士是否頻繁購買新內褲。格林斯潘觀察男士內褲銷量的秘訣,由此被外界所知。
格林斯潘的內褲理論原理很簡單,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男人不得不過度節省消費開支,因此決定不再更換新內褲。
格林斯潘認為,當經濟下滑時,內褲的減少是一大信號,它揭示了有多少人的實際生活受到影響。
格林斯潘的理論在2009年的金融危機時就應驗了。國際信息咨詢巨頭Mintel公司的研究顯示,2009年男內褲的銷量下降2.3%。
近來美國經濟轉好了,美國的男人們終于可以稍微揮霍一下,換條新內褲了,男士內褲銷量自然也蹭蹭地往上走。
當然,也有部分內褲品牌是逆風而行的,如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sc品牌的零售市場。由于美元對日元、歐元走強,導致外國游客美國的花費金額減少。兩個品牌都遇到庫存過多的情況,導致大量商品促銷。
即使如此,它們還是有亮點可循。2015年下半年,全價銷售的Tommy Hilfiger在歐洲和美國的銷量增長一倍。
內褲理論讓你將信將疑?那裙擺理論就更是讓人匪夷所思。裙擺理論指的是,裙長可以當作衡量經濟好壞的一個信號,裙子越短經濟越好。經濟學家喬治·泰勒(George Taylor)在1926年提出這個理論。
這一理論似乎也得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驗證。2008年的紐約秋冬服裝秀上,馬克·雅可布(Marc Jacobs)、菲利·林(Phillip Lim)zmpp的裙擺,都義無反顧地超過了膝蓋。
類似的理論還有很多,如口紅指數等等。不過所有這些理論,其實也擺脫不了一種因素—偶然。平時看看這些指數,為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但具體科學與否,就要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