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加入刀片服務器開放規格陣營
英特爾服務器平臺事業群總經理Kirk Skaugen 20日宣布,IBM的刀片服務器交換器規格,將納入英特爾在去年七月,專為刀片服務器所設計的產業規格──服務器系統基礎架構(Server Systems Infrastructure,SSI)。Skaugen表示,在IBM加入后,SSI已經擁有超過25種交換器的規格供SSI陣營選擇。而在刀片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在四成左右的IBM挺身支持后,刀片服務器的價格可望再度下探。
「交換器是SSI的{zh1}一塊。過去已經有了機箱、管理軟件、背板等開放規格,很多人都在問:交換器在哪里?」Skaugen說。
英特爾是在去年七月,與40多家主機板、系統、機箱業者一同宣布,將共同支持由SSI組織針對模塊化服務器平臺 (modular server platform) 所制定的全新產業規格。推動白牌服務器業者可開發符合該標準,并彼此互連的基本組件 (building blocks) ,涵蓋主機板、電源供應器、背板、機箱與系統管理接口等,推出刀片服務器。此舉意欲打破以往主要刀片服務器廠商各立山頭的封閉規格局面,讓白牌服務器業者得以混搭不同廠牌的刀片服務器機箱和刀片模塊,降低產品開發成本。
包括了宏碁、華碩、技嘉、英立達、微星、泰安與Supermicro等廠商,都計劃推出SSI刀片服務器,不過目前{wy}有產品問世者,為捷洲的Modular Server Hermes,其為一臺6U高度的刀片服務器,可安裝6組運算模塊及14顆SAS硬盤。
英特爾的立意雖好,由白牌服務器業者的加入,使得刀片服務器物美價廉,走入一般中小企業采用。但是在宣布之初即引發外界質疑成效——原因即在于,占有將近九成的刀片服務器廠商:惠普和IBM并未加入SSI陣營。
歷經一年有余的努力,IBM總算點頭加入。至于HP的后續動作,Skaugen表示仍在努力中。
「可以肯定的是,SSI提供的是一個更具有經濟效益的刀片服務器架構:硬件合作伙伴的選擇更多,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就越高,」Skaugen說。
Skaugen引用IDC的數字指出,從2007年至2011年,刀片服務器的年成長率為37%。
詳細內容:美超微服務器 http:///category-138-b0.html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