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藝術》曾說到 :人的思維是劇本式思維而非量化思維。于是,我們會恐懼飛機墜毀,而對肥胖帶來的糖尿病痛風等潛在風險報以輕視的態度。 同樣,我們不會對一項投資的失敗感到同情,但卻容易對被清出局的創業者予以極大的情感支援。
資本逐利,雖血淋淋但卻踐行了“以實力說話”的哲學??湛蘸录醋C明了這一點。
作為創始人,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尤為重要。否則,以后公司發展得再好,也只能說:“這花花世界,與你何干?”
近幾年來,海外上市的很多家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Facebook ,Zynga,Groupon,LinkedIn,京東,陌陌,百度,優酷土豆等采取了很多措施,以保持創始團隊對公司的控制。由于法律的差異,美國上市的這些公司采取了一種叫做“雙層股權結構”的設計,國內盡管有相關法律限制,但“雙層股權架構”的細節,仍可以對創始人們牢牢掌控公司有很大的借鑒之處。
一. 雙層股權架構
雙層股權架構(Dual-class share structure),即將股票分為A/B兩個層次,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B股有1票tp權,而管理層持有的A股每股有N票(假設每股有10票tp權,則管理層有10倍于其持股比例的tp權)。通過將股票分為A、B兩種,放大A類股的tp權,創始人和管理層通過持有A類股以確??刂茩?。
舉個例子。假如在本次空空狐的事件中,創始人余小丹拿的是A類股票,占10%;昆侖萬維的董事長周亞輝拿的是B類股票,占90%。如果設定空空狐的股數是100萬股。那么,創始人余小丹持有10萬股,她的tp權就相當于100萬股,而昆侖萬維周亞輝雖然持有90萬股,tp權卻仍然是90萬股。顯然,此時余小丹仍然能夠主導空空狐。
二. 三層股權結構
硅谷游戲公司Zynga的CEO平克斯(Mark Pincus)更甚,創造了一種三層股權結構。這種股權架構,使平克斯{wy}擁有C類股票,其tp權是公開市場的投資者的A類股票的70倍。平克斯所持有的股票每股有70個tp權,他控制了公司36.2%的tp權(具有一票否決權);IPO前的投資人和其他持股人的B類股票,每股擁有7個tp權;而IPO后普通股東的A類股票,每股僅擁有1個tp權。相比雙層股權結構,三層股權結構可以更好得保護核心創始人的控制權。
對于有限責任架構的創業公司來說,不僅可以通過設置雙層股權結構甚至三層股權結構來保護創始人的利益,還有多種途徑。
三. 約定特殊條款
對于非創始人股東(投資機構的股東),可以像早期的Facebook約定以下條款:
投資者不得收購公司任何資產或業務的所有權;
不得要求任何公司tp權的代理權;
不得形成任何特殊的“利益集團”;
不得提名任何沒有被現任董事提名的人為新董事;
不能提出任何需要股東tp的提議;
不能發起、tp支持發起、呼吁發起股東大會特別會議;
不得公開宣布打算做以上任何一項行動等。
四. 引入有限合伙企業來控股
以創始人自己擔任GP 的有限合伙企業來持有公司多數股權,投資人作為LP持有的是該合伙企業的股權進而間接獲得收益。在有限合伙企業中,負責管理的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簡稱GP)負責公司的管理工作,其他的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簡稱LP)只享有公司的分紅權。
螞蟻金服就是典型代表。湖畔合伙人是阿里巴巴的LP,螞蟻員工(LP)、阿里員工(LP)的股權都照顧到了,但是所有控制權卻都在馬云一個GP的名下。
五. 一致行動人協議與tp權代理
利用tp權代理安排。與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即其他股東把tp權授權一位代理人行使。如果幾名股東間互相信任,即可以委托給一位創始人。
比如上市前的京東。對于外部投資者,京東會要求簽署一個tp權委托協議。上市前,劉強東把投資人的tp權都集中到自己名下了。雖然他的股份只有18.8%,但是tp權卻有51.2%。
類似的還有騰訊和MIH在2004簽訂的一致行動人協議。
六. 控制董事會
維持董事會的多數席位,必要的話,把自己信任的人拉進董事會。董事的提名,選聘程序,《公司法》并沒有規定,可由公司章程約定。創始團隊有權指定董事會的多數席位。
阿里仍然很典型。阿里有個條款:董事會成員里面,湖畔合伙人要占一半以上,董事會馬云永遠要控制。如果想要更改這一條款,需要股東大會95%以上的人通過。
七. 估值調整
公司融資并非越多越好,特別是在公司不需要太多錢的時候。因為融資的同時,創始團隊也要讓渡利益給投資人。融資金額很高,投資人會要求更多的利益,可能會威脅到創始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權。為避免股權的稀釋,調整估值就很必要。
如果你自己對公司的估值大概在2000萬,一個投資人給公司估值5000萬,但要求董事會中一下子安插下對方的多名董事,創始人團隊若想主導公司的發展,顯然還是不要拿太多錢。